客观看待大小非解禁对股市的影响

客观看待大小非解禁对股市的影响

ID:20835860

大小:242.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0-16

客观看待大小非解禁对股市的影响_第1页
客观看待大小非解禁对股市的影响_第2页
客观看待大小非解禁对股市的影响_第3页
客观看待大小非解禁对股市的影响_第4页
客观看待大小非解禁对股市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客观看待大小非解禁对股市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客观看待大小非解禁对股市的影响一、股改过程的两阶段2005年5月10日三一重工宣布了股改对价方案,标志着我国A股市场正式进入了股权分置改革的重要历史阶段。到2007年底,大部分上市公司都已实施了股改对价方案,股权分置改革实现了阶段性胜利。从狭义上理解,股改对价的支付,非流通股获得流通权可以看成是股改的结束,但由于非流通股在二级市场上市前被设置了一个限售期,支付对价与实际流通并不同步,因此股改实际上分为了两个阶段。   股权分置改革的第一个阶段是非流通股向流通股支付对价,获得流通权但被设置了一个限售期,这个阶段大致从2005年开始到2007年结束;第二个阶段则是非流通

2、股的限售期解除,可以在二级市场进行交易的阶段,也称大小非解禁期,该阶段主要在2007年到2010年之间,在所有非流通股都获得了流通权并度过了解禁期后,A股市场正式进入全流通时代。   图1 A股全流通两阶段进程演示..   二、大小非解禁压力与解禁进度   进入股权分置改革第二阶段以后,A股市场的主要矛盾将集中在大小非减持上。当初在建立内地股票市场时,制度设计者们不仅设置了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而且为了保证公有经济的优势,使国有股份占到上市公司股份的绝对多数,造成了国有股一股独大和非流通股份(主要是国家持股和国有法人持股)比重远远超过流通股份的局面,因此在股权分置改革进行

3、的过程中,当原先的非流通股开始结束限售期进行流通时,二级市场面临着巨大的扩容压力。   ..从限售股市值和流通股市值对比数据来看,A股二级市场面临着巨大的供给压力。从2005年到2007年的两年多时间里,流通股的市值占总市值的比重大致在40%,而限售股市值要占到六成左右,按价值计算的解禁进度,第一个大小非解禁的高峰期是在2007年10月份到2008年3月份,因此我们可以按2007年10月份时的流通股和限售股市值对比来估量今后解禁带来的扩容压力。2007年10月份时限售股与流通股市值对比刚好在6:4的水平上,我们按不同的大小非抛售比例假设来估算全流通带来的二级市场供给压

4、力:假设抛售股份的比例分别为10%、20%、30%、50%和100%(极端假设),在10%的抛售比例假设下,二级市场新增供给的量为60%×10%/40%=15%,在20%的抛售比例假设下,供给压力则为60%×20%/40%=30%,30%的抛售比例假设下新供给量为45%,在50%的比例假设下扩容压力则达到75%,全部抛售的极端假设下新增供给达到150%,相当于再造了一个半二级市场。   图2限售股与流通股市值对比   ..再从资金量角度来衡量大小非抛售所带来的压力。2007年底时A股流通市值达到10万亿元人民币左右,假设要维持当时的价格水平,则大小非抛售10%的情况下

5、,需要10万亿×15%=1.5万亿的新增资金来承接限售股的抛压;而在20%的抛售假设下,所需资金为3万亿元,30%的抛售假设则需要4.5万亿元,在50%的抛售条件下为7.5万亿元,全部抛售的极端假设情况下,需要的新增资金量15万亿元。从以上数据上来看,即使我们采用最乐观的估计,要维持股价水平在去年10月份的高位状态,未来几年需要新增入市资金都要超过上万亿元人民币,显然这对资金面的压力是十分巨大的。   由于不同的上市公司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时间不同,而且不同的股份限售的时间也有所区别,所以大小非解禁不是在一个时点完成,而是在一个较长的时间段逐步实施的,解禁带来的供给压力

6、也是阶段性的。从数量上看,A股从2005年年底就已经有一部分限售股开始解禁,但数量和价值都很少,对市场影响可以忽略不记,2006年下半年也有一定的解禁数量,但对总体市场的影响仍然有限,但从2007年底开始无论从数量还是价值上看,大小非解禁的压力开始显现。从数量上看,2007年10月到2008年3月是一个解禁量较大的时期,接下来是2009年2月到2010年2月,是限售股解禁按数量计算的最高峰,最后在2011年2月前后还会产生一波解禁高峰期。   图3  A股限售股月度解禁量(单位:百万股)..   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限售股的解禁进度在大体趋势上一致,但也有所

7、区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从数量上看,上海市场的解禁总量和单月平均解禁数量要比深圳市场大;二是上海市场大小非解禁持续时间要比深圳市场长,深圳A股的解禁期到2011年上半年就已经基本结束,开始进入全流通阶段,而上海市场的解禁期要持续到2012年以后;三是深圳市场月度解禁量较为均衡,除2009年上半年解禁量大增,平均达到40亿股一个月外,其他时期的月度解禁额都大致在10亿股左右,而上海市场则较为不均衡,月度之间差异较大,其最主要解禁高峰期也是在2009年上半年。        ..对权重股大小非解禁的分析,我们采用了沪深300指数成分股(流通市值在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