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学和第四纪地质学教(学)案

地貌学和第四纪地质学教(学)案

ID:20881613

大小:4.81 MB

页数:95页

时间:2018-10-17

地貌学和第四纪地质学教(学)案_第1页
地貌学和第四纪地质学教(学)案_第2页
地貌学和第四纪地质学教(学)案_第3页
地貌学和第四纪地质学教(学)案_第4页
地貌学和第四纪地质学教(学)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貌学和第四纪地质学教(学)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教案孙如华参考书:1、王运生孙书勤李永昭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简明教程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2、田明中程捷第四纪地质学与地貌学地质出版社20093、曹伯勋等.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50.绪论(2学时)(定义、发展史、特点)教学目的:主要讲述第四纪地质学及地貌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第四纪地质学和地貌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的重点是地质学及地貌学、研究内容及其在水文地质及地质工程、环境地质及矿产开发研究中的意义。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1

2、.了解第四纪地质学及地貌学的概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二者间的相互关系;2.一般了解第四纪地质学和地貌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3.了解第四纪地质学及地貌学在水文地质及地质工程、环境地质及矿产开发研究中的意义;4.了解第四纪沉积物的基本特征。0.1第四纪地质学及地貌学的由来0.1.1第四纪地质学定义:研究第四纪地壳、气候和生物界演化历史及其分布规律的科学,叫第四纪地质学(QuaternaryGeology)。发展史:古代:寻找建筑材料(砂、泥)和水;18世纪:系统研究第四纪堆积物,尤其是冰川堆积物(俄国学者,斯

3、堪的那维亚半岛的冰盖带着砾石飘移,使得世界各地冰碛分布;19世纪:漂砾是大陆冰盖直接堆积。1829年,法国地质学家Z.Desnoyers在研究巴黎盆地时,将覆于第三纪地层(粘土、砂岩、灰岩、泥灰岩和石膏等)之上的一套松散堆积物称为第四系(纪)。稍后雷布尔指出第四纪地层是含大量现代种属的动、植物群化石与孢粉的松散堆积物。1839年,英国地质学家C.Lyell作了进一步分类,他将当时第三系上部那套70%以上的腕足均为现在属种的地层称为更新统(地层时代叫做更新世),将更新统顶部生物残核全由现代属种组成的那套地层称为

4、全新统(相应年代为全新世)。1907-1911年间,Haug以牛(Bos)、象(Elephas)、真马(Equas)在欧洲的突然出现作为更新世下限。1837年,Schimper根据气候变化,提出了冰川纪。1846年,Forbes将更新世与冰川纪相对比,提出更新世是世界冰川反复出现和消失、扩大和退缩时期。Marlot于1856年正式将第四纪划分成更新世和全新世,并分别与第四纪冰期与冰后期对应。其下限年代为1.8Ma前或2.5Ma前。1932年第二届国际第四纪委员会上将第四纪(系)分为四个时期:早更新世(统)、中

5、更新世(统)、晚更新世(统)和全新世(统)。1959年我国地层会议上正式确定我国的第四纪(系)也采用四分法。第四纪特点:(1)人类出现:由猿演化为人是哺乳动物演化中的重大事件,是最近几百万年的事,因此有人把第四纪称为“人类纪”或“灵生纪”(2)大规模的冰川作用:地质历史上曾出现过三次全球性冰川作用(Z,C-P,Q),最近一次是在第四纪,因此第四纪又称“冰川时期”。第四纪更新世气候冷暖交替频繁,在短短的二三百万年时间内,出现过几次大规模的冰川活动,这一现象是史无前例的。地层单位:宇、界、系、统(上中下)年代单位

6、:宙、代、纪、世(早中晚)(3)活跃的地壳运动:就地球历史,第四纪的时间是短暂的,地壳运动却十分剧烈,不仅有起主导的水平运动,如喜马拉雅山每年向青藏高原推进8cm;德国巴伐利亚地区水平运动速度达18cm/a;印度大陆向喜马拉雅山运动速度约为1-2cm/a。垂直升降运动的幅度也十分巨大。芬兰南部沿海,现仍以0.1-0.4cm/a速度缓慢上升;丹麦西部沿海以0.1cm/a速度下降;天山的升降为1mm/a,最大达4.4mm/a。青藏高原的强烈上升和华北平原等的大幅度下降。0.1.2地貌学(Geomorphology

7、)地貌学-研究地球表面各种形态及其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的科学。发展史:①公元前21~20世纪的《禹贡》一书,将我国划为九州,描述了平原、丘陵、各地土壤类型、黄河长江及长江三角洲地区特点。②②公元前4~19世纪治水及修堰筑堤的水利工程。③③公元前8~公元17世纪建筑了举世无双的万里长城(历时2000多年,它东起河北山海关,西至甘肃嘉峪关。横贯河北、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全长约6700公里)④④公元6~7世纪开挖的京杭大运河。⑤⑤文艺复兴时代(17世纪)有了大的发展。⑥⑥俄罗斯学者指出了地貌的成因

8、和内外地质作用的关系。19世纪前,地貌学主要局限于地貌形态的描述,诸如河谷、山脊。19世纪起,重视地貌学的成因、演化及区域特征,形成众多分支。如解释其形成过程,恢复其发展历史的成因地貌学(Geneticgeomorphology)、研究岩石对地形形成和发展作用的岩石地貌学(Lithologicgeomorphology)、研究地质构造(构造形态和运动)对地形形态的形成和发展起作用的构造地貌学(Str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