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核医学期末复习

检验核医学期末复习

ID:20883000

大小:7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7

检验核医学期末复习_第1页
检验核医学期末复习_第2页
检验核医学期末复习_第3页
检验核医学期末复习_第4页
检验核医学期末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检验核医学期末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检验核医学期末复习名解:1.检验核医学:是核医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核技术在医学检验领域中的应用及其基础的理论的学科。2.元素:指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核。3.核素:凡是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相同(Z相同),中子数相同,所处的能态也一致的一类原了核,称为某元素的某核素。4.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核素互称为同位素,它们属丁同一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同一位置。5.放射性核素:原子核可处于不稳定状态,能自发地产生核内成分或能级的变化,并伴有射线发射(核子/光之)生成另一种核素。6.绝对测量:不借助中间手段直接测得放射性活度的方法,是对样品的实有放射性强度做

2、测量,求出样品中标记同位素的实际袞变率。7.相对测量:需借助中间手段,间接反映放射性活度的测量方法,不追求它的实际衰变率。8.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就是以放射性核素或标记化合物作为示踪剂,应用射线探测仪器,检测示踪剂的行踪,来研究被标记物在生物体或外界环境中分布状态或变化规律的技术。9.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指化合物分子结构中某一原子或某些原子被放射性核素原子取代后的化合物。10.放射性核纯度:是指所指定的放射性核素的放射性活度占药物屮总放射性活度的百分比。11.放射性化学纯度:是指一种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中,特定化学结构的物质的放射性占总放射性的百分比。

3、12.体外放射分析:是指体外条件下,以放射性核素标记的配体为示踪剂,以免疫结合反应为基础,以放射性测量为定量手段,对微量物质进行定量分析的一类分析方法的总称。13.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木身合成、释放或由机体对肿瘤反应而产生的标志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物质。第一章一.核衰变:(一)定义:放射性核素由丁•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自发地释放-•种或-•种以上射线,转为另一种核素。(二)类型:1.a衰变:母核失去2个质子和2个中子,子核原子序数减少2,质量数减少。应用:(1)木质是氦原了核(He)(2)原了序数〉82的重元素核素(3)在空

4、气中射程3—8cm,在水中或机体为0.06—0.16mm,—张纸即可阻挡。(4)电离能力很强2.3衰变:包括P_、P+、电子捕获(1)e-衰变:子核原子序数:+1。穿透力中等,有机玻璃可挡。(2)P+衰变:母核质了减少1,了核原了序数:-1。(3)电子捕获:母核质子数-1.①特征X线:外层电子向内层补充,多余能量以光子放出,其光子被称为标识X线。②俄歇电子:若不以光子形式放出,而把能量传给原子外层的电子,获得能量的电子以自由电子的形式放出。3.Y跃迁和内转换:(1)Y射线特点:质子数和原子序数均不变,改变的只是核的能量状态;光子组成,不带电荷,质量数为0

5、.(2)Y射线穿透力最强,铅板可挡,电离能力弱。二.放射性核素强弱比较:放射性活度(一)放射性活度(A):是指单位吋间闪放射性原子和衮变的次数,是常用的反映放射性强弱的物理量。(二)单位:国家单位:贝可(Bq)。旧单位:敁里(Ci)三.Y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光电效应:指Y射线入射物质后,与物质的原了核外壳戾电了碰撞,将能量全部交给电子,使该电子被击出称为高能电子而Y射线不复存在的效应,(二)康普顿一吴有训效应(三)电子对生成(四)Y射线的吸收pq.电子捕获(ec):放射性核素的原子核在袞变时不放出粒子,从核外俘获•一个轨道电子而变成另一个原子核的

6、放射性转变过程。包括特征X射线和俄歇电子。五.辐射防护的基本原则:正当化、最优化、个人剂量限值六.外照射防护措施:减少用量、缩短时间、设置屏蔽、增大距离七.放射性废物处理(是非判断)1.储存袞变法:用于短袞变期放射性核素,达到10个T1/22.释放排放法:对于气态放射性物质3.焚烧浓缩法:对可燃性放射性废物,适用长半衰期的核素第二章一.放射性测量仪器——闪烁探测器,由哪几块组成?由闪烁体、光电倍增管、光导、前置放大器(一)闪烁体:分为固体闪烁体(常用为碘化钠晶体)和液体闪烁体(用于测量3射线)(二)工作原理:当射线通过闪烁体时,闪烁体被射线电离、激发,并

7、发出一定波长的光,这些光了射到光电倍增管的光阴极上发生光电效应而释放出电了,电了流经光电倍增管多级阴极线路逐级放人后形成电脉冲输入电子学线路部分,而后巾定标器记录下來。(P37图2-4)二放射性测量:(一)影响因素:儿何因子、仪器工作条件的影响、仪器分辨能力的影响、样品对放射性测量的影响、吸收与散射的影响(0吸收)、测量环境污染、放射性样品的衰变因素。二)统计误差的控制原则:1.适当提高测量次数2.延长测量吋间3.减少测量系统的影响因素(最佳工作条件)4.控制木底:样品最小可测量控制、合理分配测量样品和木底的时间第四章一.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分为同位

8、素标记和非同位素标记(一)M位素标记:标记化合物的物理化学及生物特性可与原化合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