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自动化与智能配电网论文范文

配电自动化与智能配电网论文范文

ID:20974268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8

配电自动化与智能配电网论文范文_第1页
配电自动化与智能配电网论文范文_第2页
配电自动化与智能配电网论文范文_第3页
配电自动化与智能配电网论文范文_第4页
配电自动化与智能配电网论文范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配电自动化与智能配电网论文范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配电自动化与智能配电网论文范文导语:阐述了国内外配电自动化的基本状况,指出了配电自动化系统在各个自动化系统中的定位,同时给出了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组成环节以及对应通信系统的构架。描述了配电自动化的基本功能、基础应用和高级应用,展望了配电自动化的未来――智能配电X的发展前景。以下是小编整理配电自动化与智能配电X论文范文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智能配电X;通信平台;配电XX架  :TM72:A:2095-1302(2016)03-0-02  配电X直接面向用户,属电X最后一公里。配电X的拓扑结构是否合理是实现基本功能的物理基础,与

2、之匹配的通信系统是配电自动化系统基础应用与高级应用的支撑平台。配电自动化系统既涵盖一次设备、线路又包括保护与自动化等二次设备技术领域。智能配电X是配X自动化的高级阶段,是配电自动化的终极目标与应用的最高形式。  1国内外配电自动化的发展和现状  1.1国外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状况  根据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国外配电自动化技术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主要包括美国、英国和日本,其特点是发展速度快,运行效果好。尤其日本近60%的线路实现了馈线自动化,个别地区覆盖面超过80%,供电可靠性因此得到很大提升;第二类包括新加坡、韩国等。新加坡电X拓扑

3、结构已经实现X格状布局,配电自动化系统覆盖了中低压配电X,用户年停电时间为0.31分钟,大大提高了供电可靠性;第三类主要包括印度、泰国等。其特点是多应用系统集成,规模大,且相互兼容。  1.2国内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状况  我国配电自动化主要采用引进、消化、吸收、改善等多种方式来实施和推进。最初,从引进日本的配电X自动化设备,不断消化吸收,逐步启动了配电X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工作。采用分期分批试点、总结、提升至推广应用的模式,在部分城市开展了配电自动化系统实施工作,到目前为止,已完成了多个城市的配电自动化实用化功能验收工作。其技术路径为:从配电自动

4、化关键技术研究到试点与示范工程,再到推广应用,取得了大量的工程经验和有效数据。其发展也经历了馈线自动化、简约配电自动化到复杂配电自动化应用不断深入的过程。  2典型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构成  配电自动化系统硬件主要由后台主站、配电终端和通信平台组成;应用软件由配电自动化应用软件平台体系支撑。其系统构成及其在系统中的定位如图1所示。配电主站与配电终端构成其核心系统,调度自动化系统及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与该系统关系密切。配电终端采集的配电X运行及状态数据,通过通信平台系统传输至后台数据存储服务器,后台应用服务器则完成数据分析处理,实现其应用功能。配电自

5、动化系统利用信息总线,与生产、营销等相关应用系统互联,完成信息交互,实现数据共享。其中,主站是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监控、管理中心,实现数据监控、分析和处理;配电终端实现一次设备的实时数据采集和控制;通信系统为数据采集、传输与远程控制提供通道支撑;信息总线则是基于IEC61968标准的总线机制,可以实现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  2.1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功能  配电自动化系统应用包括配电系统运行及状态数据采集、传输与分析等基本功能,实现“一遥”即遥信功能或“二遥”即遥信与遥测功能,如全节点全断面的量测、控制、保护功能等;基础应用:配电电X监控、管理

6、、运行维护、检修等,实现“二遥”即遥信与遥测功能或“三遥”即遥信、遥测与遥控功能。如生产运行管理、营销管理、负荷监控和用户管理等;高级应用:配电系统故障定位/隔离/自动恢复供电,实现“三遥”即遥信、遥测及遥控功能或“四遥”遥信、遥测、遥控及遥调功能。如故障隔离与自愈,负荷转供等。还包括分布式电源的控制与管理,配电主站系统与市调EMS、县调EMS、智能计量系统、生产管理PMS、生产指挥抢修平台等其他系统的数据共享和应用集成,以及其他定制化应用等。  应用软件系统基于实时数据库、历史数据库,具备自诊断、自恢复功能,确保数据安全性;可实现在线检测系统

7、软硬件运行状态、X络负载等功能;对具备冗余配置的设备,能自动切换到冗余设备运行。  系统按照IEC61968/IEC61970标准的总线机制,与相关业务系统互联,扩展与其它应用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为配电自动化系统高级应用奠定了基础条件;另外,系统采用开放的体系结构,各平台分层构建,具有很强的扩展能力;同时,系统采用面向设备的标准模型及面向服务的架构等先进技术,完全满足配电系统点多面广的特征。  2.2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物理平台  2.2.1配电X典型X架结构  配电X拓扑X架结构X格化,每个单元X格内要确保有两个以上的相对独立的电源,才能确保配电

8、自动化基本功能的实现。一般典型X架结构单元如图2所示。这些单元主要有放射状、手拉手、环X甚至X格状等形式。配电XX架由以上一个或几个单元级联而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