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道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浅析道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ID:21060886

大小:5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19

浅析道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_第1页
浅析道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_第2页
浅析道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_第3页
浅析道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_第4页
浅析道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道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道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道家思想博大精深,在我国思想史上大放异彩,对我国传统文化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巨大影响。道家思想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这里主要从治国和治身两个角度进行探索和挖掘,从而达到对当代有所启迪的作用。关键词:道家思想;治国;治身:G122文献标志码:A:1002-2589(2017)04-0145-02道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思想对中国的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家思想所包含的阴柔、无为、自然等内涵,在当代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国内外的

2、研究也在向纵深发展。比如,日本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汤川秀树就专门研究论证过道家的现代性,揭示道家思想的现代意义;英国生物学家、科学史家李约瑟对道家思想的世界意义进行了精辟的阐述;以中国哲学史家陈鼓应为代表的学者就积极倡导中国哲学的“道家主干说”和道家的批判。通过对道家思想的起源及主要观点的梳理,集中探究道家思想中治国和治身的启示,以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道家思想对社会、对个人的正面积極影响。一、道家思想起源及主要观点关于道家思想的起源,目前学界说法不一。一种是直接将老子作为道家思想的创始人,以其《道德

3、经》为典型学术代表,庄子继承并发展老子的学说。另一种说法认为,黄帝蚩尤最早进行了关于道家的论述,老子发展为比较系统的学说,因此又有道家发于黄老学说这一说法。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道家这一名词产生在老子之后,老子《道德经》问世之时并没有诸子百家,老子对道的研究应该称为道学。道家是以庄子为代表,秉承了老子的道学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扩展、发挥而不断丰富的思想流派。这三种说法虽有不一致性,但不能磨灭的是老子和庄子的贡献。道家思想围绕“道”构建了其独特的理论体系。道家认为,“道”是宇宙万事万物的根本,万物皆由“道”发展

4、而成。老子在《道德经》里面说到,“道可道,非常道”。“道”是不可名状的,抽象的“道”具有多重含义,既可以理解为世界的本质,也就是基本的物质基础——气,也可以理解为物的基本准则,揭示了运动与变化的基本原理,是朴素的唯物辩证法。道家思想追求道法自然、万物运转皆有其规律,同时也注重人的自我价值,倡导自爱、自然、博大、豁达,主张“出世”,与儒家积极入世的主张截然相反。道家倡导隐逸文化,倡导“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无为而治”休养生息等治国主张。整体来看,道家思想丰富的内涵对社会现实与政治生活、自然宇宙观及

5、人与自然关系观念的影响、个人立身处世修身养性、文化艺术乃至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都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影响。简单来说,道家有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治国,一个治身。治国注重的是自然而为,顺应自然,无为而为。治身注重的是心与行、肉体与精神。二、道家思想对治国理政的影响表现道家思想或多或少地被历代统治者借鉴、利用、吸收,只不过在不同的朝代和阶段所受到的重视程度不一样。概括起来,道家思想对治国的影响大致可以为三种:无为而治、非战思想和自然之治。(一)无为而治道家的核心思想是有为而无为,无为而无所不为,即无为而治。

6、老子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里的“无为”如果理解成什么也不做、任其自由发展那就大错特错了。老子强调的“无为”思想,是要通过老百姓“自化”“自治”以达到“无不为”“无不治”的目的。这里强调的是老百姓的自觉意识,一种作为人的主观能动性,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只有老百姓树立自立自强的自觉意识,统治者才能真正做到。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无为而治”,主张“天道的无为”与“人道的无为”之间的统一性。“明王之治,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

7、;有莫举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测,而游于大有者也”(《庄子·应帝王》)。由此可见,庄子的治国理念是由“不失其性命”向“顺乎道”的过程。道家思想的“无为而治”是为了避免和减少政治的主观主义和盲动主义。西汉建国初期,连年征战导致百姓困顿、精疲力竭,人民和国家迫切需要休养生息。从汉高祖刘邦到汉武帝建元六年(窦太后死),期间一直以道家思想作为治国的根本思想,让国民通过“自化”的方式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二)自然之治道家的政治智慧主要是通过无为和自然两个角度展开,上面已经讲到过从君王、统治者的角度出发的无为

8、而治,这里主要谈一下从百姓的角度出发的自然之治。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道经第二十五章》)。这是说,人们依据于大地而生活劳作,繁衍生息;大地依据于上天而寒暑交替,化育万物;上天依据于大“道”而运行变化,排列时序;大“道”则依据自然之性,顺其自然而成其所以然。自然而治,也就是坚持百姓的主体地位,顺应百姓自然生活生产好的现状。先秦作品中经常刻画的世外桃源,是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反映出的世外桃源中的老百姓的生活就是典型的自然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