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两对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谈两对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ID:21088063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9

谈两对概念的区别与联系_第1页
谈两对概念的区别与联系_第2页
谈两对概念的区别与联系_第3页
谈两对概念的区别与联系_第4页
谈两对概念的区别与联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两对概念的区别与联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谈两对概念的区别与联系谈两对概念的区别与联系谈两对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仅要求物质文明有一个大的发展,而且要求精神文明有一个大的发展”,“在把物质文明建设搞得更好的同时,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某一原理对《决议》中的有关论述加以分析说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对该试题加以分析说明,但部分学生在论述时却往往把物质文明等同于社会存在,把精神文明等同于社会意识;而另一部分同学尽管认为这样简单的划等号肯定是错误

2、的,但错在何处,也说不清楚。这反映了这些同学对这两对概念的理解不够准确、全面、深刻。  1.从历史的角度分析。  恩格斯在1884年所写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部名著中,根据美国考古学家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提供的材料和马克思在1880—1881年为该书所做的详细摘要的观点,认为文明是个历史概念,是和蒙昧、野蛮相对立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进步状态。他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大体上划分为三个时代:“蒙昧时代是以采集现成的天然产物为主的时期”,“野蛮时代是学会经营畜牧业和农业的时期”,“文明时代是学会对天然产物进一步加工的时期,是真正的工业和艺术产生的时

3、期”。这表明在原始社会里是没有文明的,文明起源于奴隶社会。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两者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和具体表现。这是两对概念的第一个区别。  2.从其包含的内容分析。  首先,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其最本质的方面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它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而物质文明是指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的总和。它表现为两个方面:指社会物质生产的进步,包括生产力状况、生产条件状况、生产的规模、社会物质财富积累的程度。指人们日常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包括人的衣、食、注行等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质生活方式的进步。

4、物质文明既是以往的物质生产发展的成果在物质领域的凝结,又是现实的物质生产的直接成果,是生产力发展状况的现实表现。由引可见,社会存在与物质文明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物质文明主要是从社会存在中生产力这一角度来谈的。  其次,社会意识是社会精神现象的总称,包括政治法律观点、哲学、道德、艺术、科学、宗教等意识形式,以及风俗习惯、社会心理,等等。精神文明是指人类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精神生产的发展水平及其积极成果的体现。它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指智力、技能方面,包括社会的知识、智慧、经验和技能状况,人们在科学、教育、文学、艺术、卫生、体育等方面的素养和水平

5、,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物质场所、设施、机构的建设,其发展程度同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经济生活的发展程度直接相联系。二是指思想道德方面,即社会的道德风貌、社会风尚、人们的世界观、信念、思想、觉悟、情操及组织性、纪律性等方面的状况。精神文明既是以往物质生产发展史在精神领域的凝结,又是以往的社会意识进步成果和现实精神生产成果的结晶。由此可见,精神文明的大多内容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但其中有部分内容如与科教文卫等相适应的场所、设施等属于社会存在,因此社会意识与精神文明的关系就不是简单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了。  3.从价值取向分析。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

6、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则会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阻碍作用,而那些反动的社会意识,更会对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可见,社会意识有明显的价值取向,要么是正确的,要么是错误的。而精神文明作为人类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及其体现,其本身对物质文明的建设只有正向的积极作用。社会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精神文明无错误之说,精神文明只有程度的高低。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的《决议》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其直接目的就是要让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再上一个台阶。这不仅能促进物质文明建设,而且表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7、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这是第三点区别。  综上所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但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存在着本质上的一致性。物质文明与社会存在均属于社会物质生活领域,精神文明与社会意识均属于社会精神生活领域。所以,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对于正确理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对于正确理解《决议》精神,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首先,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说明物质文明建设对于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首要意义。因为物质生产和物质生活是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的基础,物质文明建设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  

8、其次,根据社会意识能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原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