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疣梭子蟹及对虾混养 北方

三疣梭子蟹及对虾混养 北方

ID:21165442

大小:5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0

三疣梭子蟹及对虾混养 北方_第1页
三疣梭子蟹及对虾混养 北方_第2页
三疣梭子蟹及对虾混养 北方_第3页
三疣梭子蟹及对虾混养 北方_第4页
三疣梭子蟹及对虾混养 北方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疣梭子蟹及对虾混养 北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三疣梭子蟹与对虾混养三疣梭子蟹简称梭子蟹,俗称海蟹。属十足目,梭子蟹属。梭子蟹头胸甲呈梭形,前侧缘各有9个锯齿,最后一齿特别长大,左右突出。额缘具4个小齿。头胸甲的背面有三个明显的疣状突起,故名。头胸甲茶绿色,腹面灰白色。第一对步足为强大的螯足;2对~4对步足扁平,指节尖细,适于爬行;末对步足扁宽,指节片状,适于游泳。雄性腹部呈三角形,雌性腹部较园大。梭子蟹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但以渤海产量高,质量好。在日本、朝鲜等地也有踪迹。梭子蟹是大型食用蟹类,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实践证明,梭子蟹生长快,病害少,易于养殖,并且可以在北方当年养成,特别是随着人工育

2、苗技术的突破,出苗时间可以提前,养殖成蟹的规格不断加大。梭子蟹的生活习性了解梭子蟹的生活习性,是制定和设计人工养殖技术的依据,现简要介绍如下:渤海中天然的梭子蟹,一般在5月1日前后,由越冬场到河口、内湾3米~5米的浅水区进行索饵育肥,以完成生殖。6月份抱卵孵化。7月份亲蟹又开始交配。幼体在近岸生长,随个体的增大逐步向深水移动。当年的梭子蟹在9月~10月即成熟交尾,冬初到达10米~30米水深的泥砂海底越冬。人工养殖的梭子蟹,由于育苗较早,一般在8月20日以后即开始交尾。梭子蟹昼伏夜出,白天多潜入泥砂中,有时仅露眼和触角,但无钻洞能力和上岸逃逸的习性,夜间有趋光性。梭子蟹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

3、的杂食性,喜食小鱼虾,特别是小型贝类。摄食以傍晚和夜间为主。梭子蟹具有广盐,抗低温和耐干的能力,12℃~32℃都能正常生长。10℃活动减缓,但大多数还能摄食。8℃以下,多数停止摄食,6℃潜泥砂休眠,在-1.5℃的情况下,才开始有蟹死亡。梭子蟹有耐干能力。20℃时,可以露空8小时以上,在2℃~4℃范围,大多数可露空一昼夜以上。这一习性给苗种干运和成蟹活体运输销售带来了方便。梭子蟹的生长是靠脱壳进行的,幼蟹期脱壳间隔短,后期加长。人工养殖的条件下,大约脱壳9次~10次。虾蟹混养技术1.池塘改造。池塘的清淤、消毒工作按常规养虾的技术要求进行。由于放养虾苗的时间早,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而

4、子蟹的放养时间较晚,一般需在6月上中旬或更晚一些。为了防止早放的虾苗残杀后放的幼小蟹苗;同时,避免发现虾病或实施中间出虾时,由于拉网而损伤幼蟹;也为了方便子蟹放养前期的饲喂管理。所以要求虾蟹混养池要提前用20目~40目的绢网或土埝加拦网等办法,在虾池进水闸一侧围成一个占全池1/5左右的大暂养区,也可称之为二级暂养区。在大暂养区内一角,再围成一个1亩~3亩的小暂养区,或称一级暂养区,以利于早期子蟹的暂养管理。由于梭子蟹有潜泥砂的习性,有条件的可沿虾池边内,堆若干砂堆,以利于梭子蟹的栖息、脱壳,可提高成活率。2.放苗。池塘经清淤消毒,拦网改造并纳水施肥后,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在虾池内按常

5、规投放虾苗,并进行常规养殖。由于虾病问题尚未得到解决,虾苗的投放量不宜过高,一般在1万尾左右/亩。到6月中旬前后,在一级暂养区投放1期~2期子蟹。子蟹一期一般每市斤3万尾左右,二期子蟹每千克1.2万尾左右,三期子蟹每千克5000尾~6000尾。投放密度根据仔蟹的不同规格,按全池计算,一次投入每亩2000~5000尾。蟹苗的运输可采用带水运输或干运两种办法,路途远,运输时间长的,最好采用塑料袋加水充氧的办法。每泡沫箱装两袋,每袋子蟹不超过200克。干运如河蟹苗的运输方法,但水草或其它隐蔽物需用海水浸过。每箱(40厘米×60厘米)装箱苗量半斤左右,而且要层层盖海草。由于梭子蟹耐低温,无论干

6、运和水运,都应加冰等降温措施,力争降温在8℃~12℃,以减少子蟹的活动量,减少互相残杀。3.投苗后即可投喂卤虫,大约10天暂养,子蟹可进入三期以上,可撤掉一级暂养区的拦网,进入大暂养区继续暂养,使蟹苗的活动范围增加,以减少互相残杀,三期以后的幼蟹仍以喂卤虫为主,也可投喂杂鱼糜。暂养初期的日投喂量按蟹苗总体重的100%或更多一些。以后逐渐减少投喂比例。投喂一日两次,以傍晚为主。4.中间出虾。由于虾病在高温季节容易流行,在发现虾病苗头或者采取中间出虾养殖模式的,一般在7月份进行拦网出虾。中间出虾不仅可供应和活跃市场,收回投资保本,减少了养虾密度,减少了风险,也减少了发病机会。中间出虾后,把

7、暂养幼蟹的拦网撤掉,与余下的虾进行混养。5.虾蟹混养。由于中间出虾以后,虾苗已减少,梭子蟹就成了养殖的主体,投喂主要考虑梭子蟹为主。饵料有卤虫、切碎的杂鱼、人工配合饵料等,蟹壳长到4厘米以上,虾苗体长6厘米以上,可投喂兰蛤,效果更佳,投喂2次,以傍晚为主。如投活兰蛤,可一次多投。投饵可设观察网,根据摄食速度和残饵情况,适当调整投饵量。养殖后期应适当加大换水量,促进蟹的生长和育肥。6.防病。虾蟹混养,由于梭子蟹可吃掉病死虾,有控制和缓解虾病的作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