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课堂教学中_伪合作_

警惕课堂教学中_伪合作_

ID:21232845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0

警惕课堂教学中_伪合作__第1页
警惕课堂教学中_伪合作__第2页
警惕课堂教学中_伪合作__第3页
资源描述:

《警惕课堂教学中_伪合作_》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警惕课堂教学中的_伪合作_.txt49礁石因为信念坚定,才激起了美丽的浪花;青春因为追求崇高,才格外地绚丽多彩。50因为年轻,所以自信;因为自信,所以年轻。2009年第10期TheoryandPracticeofEducation强调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新突破。然而,课堂教学实情表明,合作学习还存在着理解与执行上的问题,这些问题造成一些教师误认为新课程改革中课堂秩序混乱是由于新的学习方式引起的,进而抵触与否定新的学习方式。所以,反思这些普遍性问题,不论是对教师的教学理念,还是对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仔细观察、冷静思考,笔

2、者认为当前的课堂教学中还存在如下的“伪合作”现象。一、众说纷纭的“群言堂”课堂上,只要老师一宣布小组讨论,立刻热闹非凡,响声震耳欲聋,你说他也说,听不清到底谁在发言,还有几个学生跑到别组那里“上门观看”。到了交流汇报环节,学生更是一边举手一边喊:“老师,我,我……”,有的用胳膊肘把桌子碰得咚咚响,有的从位置上站了起来。当老师指定同学回答时,下面还是喊声不断,有几个还在口中不停地说着答案。这种现象普遍存在,看似全员参与,看似气氛活跃,看似激情高涨,看似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实际上是一种合作“自由化”现象。学生缺乏认真的思考,争着要发表“高见”,很少去倾听他人的

3、发言,使讨论只停留于表面,造成思维含金量的降低,同时,也助长学生的自我中心意识。你也想说,我也想说,至于别人说了什么,自己说的与别人说的有何区别,有没有新意,全然不顾,以至于汇报时大家相互重复,这时教师又不好打断,一节课往往就这样“说”过去了。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沦为一种形式、一种点缀而已,外显热闹而实质缺乏,使课堂走向无序。二、悄无声息的“哑巴堂”师:(出示一则材料)这则材料说明了什么?(没有一个学生举手)师:(有点不自然)再仔细看看,说明了什么?(还是没有学生举手)师:(急了)那就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吧!(学生相互推辞,零星听到有讨论声)师:(等了几分

4、钟)现在有谁来说说看?(还是没有人举手,尴尬,只好自己讲下去)这是一种常见的场景,当教学进行到某一环节时(通常是教师的提问无人应答,教学进行不下去时),教师便会要求学生“几个人讨论一下该怎么回答”。这样的小组讨论不是在明确的团体目标指引下的群体学习行为,只是教师为了使教学能顺利地进行下去而使用的“工具”。其实,要使讨论得有意义,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如果等了好久没有一个人开口,或是有人开口了,只说一些不痛不痒的话,而教师在无可奈何的情形之下,只得一个人滔滔不绝地讲下去,这就完全不符合讨论的宗旨了。三、匆匆忙忙的“走过场”教师抛出一个问题,一声令下,前排学生

5、“唰”地回头,几个学生立刻围成一团,讨论声顿时雀起。待三两分钟后,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状态,只听教师一声击掌,于是声音戛然而止。有的学生问题尚未弄清楚,有的因时间仓促来不及综合他人意见,“成果”也就无从谈起。但为了配合老师完成“问答任务”,大都胡乱侃几句,随后教师草草总结,话题一转,按教学设计的步骤讲下去。在学生合作探究的课堂里,交流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讨论、开掘、点拨和提升的平台,学生的感悟、教师的顺学而导,都需要借助这个平台。所以,交流就必须保证占有一定时空的量,才能有充分的生成。不少教师为了赶进度,要么像本案例那样走走过场,草率收兵;要么干脆不进行组际交

6、流,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存在脱节现象。看似师生、生生之间形成合作,其实质还是教师“单枪匹马”,其出发点和归宿是完成教师对教学的设计,是一种披着合作外衣的教师“一言堂”。四、边缘学生的“避风港”部分学生借着合作学习的机会,或是以讨论为掩护瞎扯、说闲话;或是人云亦云地搭便车、随大流;或是做练习时磨磨蹭蹭、遮遮掩掩,不急于独立思考,而是等待与同伴“合作”……这种逃避学习责任的行为在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时容易暴露,而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旗帜”掩护下反倒是“安全”的。为何会产生这种现象?一是小组合作中学生围桌而坐,教师不容易发现学生是否认真参与,二是学生有逃避学习责任的条

7、件,反正只要有人代表小组发言,给出正确答案,整个小组就能顺利过关,即使小组中只有一个人认真完成任务,其他成员都不参与也没关系。基于此,学生就养成了“合作习惯”,一旦产生疑惑,通常不是先独立思考,而是马上想办法与别人进行“沟通、商量”,因为从别人那里通常可以迅速地知道结果。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便养成了警惕课堂教学中的﹃伪合作﹄◇郑英552009年第10期TheoryandPracticeofEducation等待观望、依赖别人的习惯,进而养成思维的惰性,甚至是投机取巧的心理。五、优秀学生的“表演场”小组合作中,个别学生侃侃而谈,其他学生或洗耳恭听或似听非听

8、,不用问,那个发表“高见”的肯定是好学生,而且一般都是教师“钦点”的小组长。他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