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为主,以讲助读

以读为主,以讲助读

ID:21264052

大小:5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0

以读为主,以讲助读_第1页
以读为主,以讲助读_第2页
以读为主,以讲助读_第3页
以读为主,以讲助读_第4页
资源描述:

《以读为主,以讲助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以读为主,以讲助读——评特级教师于永正《新型玻璃》一课的教学去年5月,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新沂市实验小学四(1)班上了《新型玻璃》一课。他教这课书,自始至终抓住读书训练不放,而教师则在“助”字上下功夫,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给了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于老师是怎样抓读书训练的呢?一、初读感知阶段——教给读书方法,激发读书热情教学伊始,于老师先绘声绘色地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一个人影跃进了陈列着珍贵字画的展览馆,准备划破玻璃,偷里面的字画。当他的玻璃刀刚刚触及玻璃的时候,院子里便响起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立即赶来,把这个小偷给抓住了。同学们一定会奇怪地问:这是什么

2、玻璃呀?怎么一接触它就发出报警声呢?”学生听得入了神,一个个都瞪大眼睛,期待着老师的回答。此时,于老师便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了“新型玻璃”几个字。于老师设计的这段导语不仅很自然地导入了课题,而且制造了悬念,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接着,于老师便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这课一共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是哪几种?——自由朗读课文。他交代学生:遇到生字要看看拼音,多读几遍,记住了以后再往下读;哪一句读不通顺,回过头来再读,直到把这一句读通顺了再往下读。于老师在座间巡视学生读书时,看到一位叫陆飞宇的同学在读第二遍的时候,拿起笔来把五种新型玻璃的名字都画下来了,便说:“同学们,‘不动笔墨不读书

3、’。陆飞宇同学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把有关的词语都画下来。这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也是一个良好的习惯。全班同学都要向他学习。”于老师用推广“典型经验”的方式来指导学生读书,一来可使这位同学受到激励;二来其他同学也会感到这一“经验”亲切、可学,其效果远比教师直接指导要好得多。于老师指导学生初读课文既扎实又具体。学生先是自由朗读了一遍,接着又默读了一遍,还掌握了边读边画边思的读书方法。学生通过初读课文已基本上理解了课文内容,从而为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解奠定了基础。二、精读理解阶段——帮助解决疑难,引导理解内容在指导学生精读课文时,于老师要求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并因词制宜,采取相应的方式

4、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词义。语言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些词语的意义通常有两个层次:一是字面意义,即词典上所解释的那种通常的意义——这层意义比较容易理解;还有一层是情境意义,即借助于语言环境而隐含着某种意义——这层意义有相当一部分学生限于思维发展水平和生活经验,往往不容易体会到位,从而形成了阅读的难点。对这些阅读上的难点,正是需要教师予以点拨之处。有的学生提出“藕断丝连”一词不懂,他便要求学生说说字面的意思。学生马上回答:“就是藕掰断了,细丝还连着。”在此基础上,他又引导学生通过相似联想,理解这个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他要学生联系上下文想一想。通过老师的点拨,学生很快就看出了这个词语在课文

5、中所特有的比喻义:“这是说玻璃碎片里面的夹丝。玻璃碎了,夹丝把它连在一起。”于老师帮助学生由表及里、从具体到抽象,逐步深入地去理解词语,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又如有的学生提出“问世”一词不懂,于老师没有马上解答,而是要求学生“再读读”第四段,边读边想。不少学生联系上下文稍加思索,便看出“问世”就是“商店里有了”,“是说它早就生产出来了,市场上已有卖的了”。他又趁热打铁,相机指点学生:“一边读,一边联系课文想一想,好多词语是可以弄懂的。”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已有的认知结构对于当前的认知活动会起到决定作用。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某个新词的词义时,所联系的上下文可视为学生原有认知

6、结构中思维组块。学生凭借这个新词与上下文中的其它词语的逻辑联系,便能比较容易地推知这个新词的意思。于老师常常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让学生借助语境的暗示作用来理解词语,这一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对于学生从未接触过的专有名词,于老师没有反复去启发,而是径直讲来。如有的学生问:“‘分贝’是什么意思?”于老师便直截了当地告诉学生:“这是指测量声音大小、强弱的单位。科学家说,声音超过70分贝,对人体就有危害。城市中有的马路旁安装着测定声音大小、强弱的装置,以后你们注意看看。”课文中出现的关联词语不好讲,即使勉强讲了小学生也很难领会。怎么指导学生领会这些关联词语的用法呢?于老

7、师的做法是,让学生将这些词语画下来,并读读画了这些词语的句子,体会一下意思。如“不是……而是……”、“即使……仍然……”、“尽管……还是……”、“如果……就……”等。于老师这样做,意在让小学生通过充分感知,反复习染,达到心领神会,默而识之的目的。课文读熟了,难点突破了,课文内容也就自然而然地理解了。事实说明,要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主要手段仍是指导他们老老实实地去读书,教师只需在难点上加以点拨,不必作过多的分析。于老师说得好:“《新型玻璃》是一篇说明文。说明,说明,本来已经说得明明白白,只要让学生多读几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