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气球是如何飘到美国

日本气球是如何飘到美国

ID:21276392

大小:1.23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0-20

日本气球是如何飘到美国_第1页
日本气球是如何飘到美国_第2页
日本气球是如何飘到美国_第3页
日本气球是如何飘到美国_第4页
日本气球是如何飘到美国_第5页
资源描述:

《日本气球是如何飘到美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日本气球是如何飘到美国的?1942年,日本搞了一次风战,根据日本军事气象学家荒川秀俊的建议,日本“动员”学生制作“气球风船”,使用定时装置携带燃烧弹顺着高空飘(日本领土大部分在30—45°N,40—60°N),两三天飘到美国后降落,使得美国森林大火此伏彼起,防不胜防。美国政府莫明其妙,为捉拿纵火“怪客”,曾派大批妇女去森林里昼夜监护。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理想环流.swf请观察分析:大气环流是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如果只考虑赤道和极地之间的冷热不均,不考虑地转偏向力作用,则全球的大气运动就是一个赤道和极地之间的热力环流。完成高

2、低纬度之间的热量交换。冷热不均会形成热力环流,赤道和极地之间冷热不均,会形成类似的热力环流吗理想环流(单圈环流):只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三圈环流.swf请观察分析:与闭合的环流相比,三圈环流的成因新增了什么因素?各气压带的成因是什么?各气压带之间形成什么风带?三圈环流——考虑高低纬间热量不均,地转偏向力全球共有7个气压带和6个风带。形成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主要因素有:热力因素和动力因素。热力因素:赤道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动力因素: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气压带:四高三低,相间分布;风带:南左北右(偏)南北对称分布气压带和

3、风带的分布规律:300N00北极P52活动2:把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转绘到以北极为中心的半球投影图。地图册P24风带移动.swf请观察分析: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什么而移动?气压带风带移动对30°~40°大陆西岸地区的气候有何影响?详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1、全球的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移动:2、由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使30°-40°大陆西岸地区冬季受西风影响而温和湿润,夏季受副高控制,炎热干燥,形成独特的地中海气候;0°30°60°90°极地高压带极地东风带副极地低压带盛行西风带副热带高压带东北信风带赤道低压带(雨)(干)(干)(湿

4、)(雨)(干)(干)五、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小结:气压带高压——下沉气流——干燥——降水少低压——上升气流——湿润——降水多风从大陆吹来——降水少风从海洋吹来——降水多风带风从高纬吹向低纬:冷干风从低纬吹向高纬:暖湿五、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一)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直接影响气压带分布成因气流运动对气候影响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南北纬100之间上升湿热(对流雨)南北纬600附近南北纬300附近两极附近上升下沉下沉温湿(锋面雨)干热冷干风带分布风向对气候影响北半球南半球低纬信风带中纬西风带极地东风带

5、赤低与副高之间东北风副高与副极低之间西南风西北风温湿副极低与极高之间东北风东南风冷干东南风干热热力因素动力因素动力因素热力因素赤道低压副热带高压副热带高压副极地低压副极地低压低压高压夏季:大陆增温快于海洋赤道低压副热带高压副热带高压副极地低压副极地低压高压低压冬季:大陆冷却快于海洋探究为什么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基本上沿纬向呈带状分布,特别是南纬400以南的地区;而北半球气压带则断裂成块状,特别是亚洲与太平洋地区气压带被分裂为一个个范围很大的高压区和低压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