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低年级朗读指导

浅谈小学低年级朗读指导

ID:21287994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0

浅谈小学低年级朗读指导_第1页
浅谈小学低年级朗读指导_第2页
浅谈小学低年级朗读指导_第3页
浅谈小学低年级朗读指导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低年级朗读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小学低年级朗读指导:对于初入学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朗读是沟通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的桥梁,是语文能力发展的基石。我们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可从几方面入手:以字词为基础,注重培养语感;通过范读引领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兴趣;保证读书时间,加强练习。同时关注学生,才能让孩子读有所得。  关键词:低年级学生朗读指导  :G623.23:B:1672-1578(2010)12-0102-01    朗读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是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带着兴趣走进语文殿堂,感悟语文世界的一把金钥匙。对于初入学的低

2、年级学生来说,朗读是沟通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的桥梁,是语文能力发展的基石。那么,在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  1、以字词为基础,注重培养语感  字词朗读是培养语感的基础,教学中一般分三步走:  1.1借助拼音读正确。汉语拼音是学生识字,学习普通话的拐棍,因此,低年级学生的汉语拼音教学切忌马马虎虎,要扎扎实实,让每一位学生都由正确熟练地拼读到“直呼”的水平。由于受方言的影响,我们的学生往往送气与不送气不分,前鼻音和平翘舌音发音不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拼音教学时,不能平均使用力量,要花大力气突破难点,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过好拼音关。字

3、词读正确了,课文也基本能读正确。  1.2反复朗读读流畅。有的学生一句话读不好,问题往往出在一个词或一个词组上,所以光读正确还不够,我们得指导学生反复读好难读的句子,才能保证学生流利地读课文。在低年级的课文中出现一些长句子,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做到心中有数。在指导学生读课文,检查是否能正确,流利地把课文读下来时,凡读得不正确,不流畅的句子,绝不放过,要让读的学生再读,一直读到合乎要求为止。  1.3沉入其中读韵味。每一个字词都承载着丰富的内涵,承载着优秀的文化,以字词为基础,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读。低年级孩子对于某个词语感情色

4、彩完全是空的,其敏感性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逐渐培养起来。例如学习“快乐”一词,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来感悟,才会引起感情的共鸣,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读出的字、词、句、篇,长此以往,语感的形成就水到渠成了。  2、范读引领,潜移默化的影响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老师的范读是指导其有感情朗读的最好的最直接的方法。低年级的孩子模仿能力强,有些孩子把教师读书时的表情,语气模仿得惟妙惟肖。许多名家大师也都说,示范朗读是朗读指导的一个法宝。好的范读具有很强的艺术感力,它不但能促进对学生朗读方法的指导。而且在学生的朗读没有到位时,教师适时的范读更是一剂

5、催化剂,能让学生尽快进入文本。如《泉水》这篇课文很美。无论是文字还是内容,都像一股清泉,潺潺地流淌着,洒下一路欢声,洒下一路爱心。学这篇课文时,通过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流水的声音,入情的范读将学生带入文章中,让学生感受到泉水的快乐,沉浸到课文的氛围中去。  3、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语文教学内容中包含着生动丰富的语言文字美,引人入胜的结构布局美,还蕴涵着动人心魄的人物形象美。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营造愉快,充满创造性审美情趣的氛围。如在教学《雨点儿》一课时,运用课件的动画效果,再现雨前雨后的情景,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根据低年

6、级孩子喜欢幻想的特点,在朗读中,我常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转换",就是在阅读一些以第三人称写的情感性较强的文章时,让学生把文中主人公的名字改成“我”,很快把自己融入了课文的情境中。如在学习《小鹿的玫瑰花》一文时,小鹿对玫瑰花的喜欢之情,学生理解不到位,我就指导学生把课文中的小鹿或弟弟改成“我”,这样学生仿佛自己就是文中的一员,许多问题迎刃而解,在朗读课文时更是绘声绘色。  4、保证读书时间,实实在在地练习  教师可根据年级,学情、教材特点,规定每节课的朗读时间。要留有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试读、练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切不可匆匆过

7、场。时间哪儿挤出来呢?精心设计问题,把频繁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说实在,有的课文浅显易懂,语气平平,实在不必过多分析,还是多读读吧!“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总之,对低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生活世界,让我们的朗读教学多一些自由灵动,多一份情趣,才能真正让孩子读有所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