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在子宫肌瘤射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超声在子宫肌瘤射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ID:21339721

大小:70.02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1

超声在子宫肌瘤射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_第1页
超声在子宫肌瘤射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_第2页
超声在子宫肌瘤射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_第3页
超声在子宫肌瘤射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_第4页
资源描述:

《超声在子宫肌瘤射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超声在子宫肌瘤射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缪秋菊薛建设(福建武警总队医院妇产科350002)【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技术在子宫肌瘤射频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术前通过超声确定肌瘤位置、大小、内部回声、血流情况,术中通过超声引导射频刀准确到达瘤体内,术后分3个只、6个月超声复查肌瘤大小、内部回声及瘤体内血流变化情况。结果40例患者共48个肌瘤,5个黏膜下肌瘤3个全部钳出2个缩小后经阴道排出,1例浆膜下肌瘤定位网难手术失败,42个肌壁间肌瘤较术前均缩小,内部回声不均匀,周边回声增强,瘤体内血流信号稀少或基木消失。结论超声在子宫肌瘤射频治疗术前筛查、术中定位、

2、术后监测随访等均具有重要作用。【关键词】超声射频治疗子宫肌瘤【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5-0027-02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榴,随着现代妇科向微创化手术方向发展,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以其安全、微创、有效等优点,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现将我院自2009年3月-2010年10月以来超声引导射频治疗子宫肌瘤的情况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用射频刀治疗子宫肌瘤的己婚妇女40人,平均年龄38岁,共48个肌瘤结节,1人同时有粘膜

3、下肌瘤1个和肌壁间肌瘤2个。木组资料中黏膜下肌瘤5人,共5个肌瘤结节;肌壁间肌瘤34人,共42个肌瘤结节,浆膜下肌瘤1人,共1个肌瘤结节。肌瘤大小,最小2.3cm,最大约5.8cm。术前均经彩超定位,确定瘤体位置、大小、回声、内部血流情况。釆用麦迪逊5500超声,丙安半边天BBT多功能治疗仪。患者适度充盈膀胱,取截石位,行静脉麻醉,常规消毒外阴、阴道,由超声引导射频刀经阴道、宫颈到达肌瘤边缘,确定最佳进针方向、角度和深度后将射频刀缓缓送入瘤体中心位置,再次通过超声纵切及横切确认刀尖位置无误后,启动开关,功率30〜35w,术中可观察到气体

4、向四周弥散,直至机器自动报警为止,将刀尖上下左右四个方向旋转治疗肌瘤,然后将刀退出lcm行第二次、三次治疗,治疗过程超声持续监视可见B超图像为肌瘤由低冋声光团变为强冋声光团(图1图2)。图1:进针定位纵切面、横切面图2:射频治疗中肌瘤声像改变2、结果分别于术后3个月、6个月复查肌瘤,彩超确定艽大小变化、内部回声及瘤体内血流变化情况。1个浆膜下肌瘤失败后放弃治疗,5个黏膜下肌瘤3个全部钳出,2个经治疗后缩小,1个月后经阴道排出,42个肌壁间肌瘤全部射频治疗,3个月平均缩小30%,6个月平均缩小50%,术后肌瘤内部回声不均匀,周边冋声偏强,

5、1例内见不规则液性暗区,彩色多谱勒显示30例肌瘤内血流稀少,12例肌瘤内血流基本消失。3、讨论射频属于一种高频电磁波,对机体有生物致热作用[1】。子宫肌瘤射频治疗以射频为治疗源,在超声引导下,以射频电极时的热效应使组织发生凝固、变性、坏死,最后被正常组织吸收或自动排出,从而达到治疗的B的。子宫肌瘤射频治疗,手术适应证的选择非常重要;在射频治疗子宫肌瘤过程中,射频针安全准确地穿刺到瘤体适当部位是此项技术的关键,也是难点所在[2】。3.1适应证的选择:肌瘤大小以2〜6cm为宜,肌瘤过小则不易穿刺进刀,过大则治愈率低。本组病例均选择此范围内。

6、一般肌瘤直径可行1次穿刺,如≥4cm则需要行2次穿朿U,以保证射频治疗使瘤体全部变性。粘膜下肌瘤效果最好,肌壁间肌瘤效果其次,浆膜下肌瘤要求外凸部分小于瘤体体积的一半,II连接面宽度大于2.5cm为宜,部分血流丰富的瘤体应慎重选择。本组1例浆膜下肌瘤位于子宫下段左侧壁,大小约3.5×3cm,因射频刀无法进入肌瘤中心点,考虑效果不好放弃治疗。浆膜下肌瘤位置太偏或者远离宫腔,因治疗刀旋转角度受限无法达到肌瘤的最佳位置,故因慎重选择。3.2穿刺点的选择:直径小于3cm的肌瘤,穿刺点位于肌瘤中心;直径4-6cm的肌瘤,穿刺点位

7、于瘤体上1/2及下1/2处,第1次开机治疗后,应退针lcm左右,然后进行第2次和第3次治疗,每次治疗均分上、下、左、右4个方向凝固肌瘤至仪器自动报警,各切面刀尖距瘤体表面的距离均不小于lcm,否则易损伤子宫肌层。浆膜下肌瘤各切面刀尖距瘤体表面的距离均不小于1.5cm,否则易损伤肠管。3.3超声引导注意事项多发性肌瘤遵循由小到大、由远及近的顺序,因治疗次数越多后面再穿刺的难度越大,危险性越高,所以应尽量减少穿刺次数,因每一次治疗后的强冋声均影响对下一针的定位。在穿刺过程中以探头纵切、横切相结合,观察射频刀在瘤体中的立体位置,操作过程中探头

8、摆动不宜过大,看不清刀尖时应将刀尖上下翻,确定刀尖位置后再开机治疗,术中应吋刻观察刀尖位置。本种病例中冇一例同时冇粘膜下肌瘤和肌壁间肌瘤,我们先行粘膜下肌瘤射频治疗,取出粘膜下肌瘤后,再治疗肌壁间肌瘤。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