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化学考试大纲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化学考试大纲

ID:21358705

大小:4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1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化学考试大纲_第1页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化学考试大纲_第2页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化学考试大纲_第3页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化学考试大纲_第4页
资源描述:

《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化学考试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化学》考试大纲本《微生物学》考试大纲适用于化学工程及技术一级学科生物化工专业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化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化学本质的学科,与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是生物类及相近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生物分子的结构、性质和功能的关系,掌握遗传信息的贮存、传递与表达,掌握生物体内的主要代谢途径及其代谢调控方式等内容,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物学中常见的问题。一、考试方式与时间博士研究生入学《微生物学》考试为笔试,闭卷考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考试主要内容

2、第1章糖类单糖的结构、性质;重要的单糖、二糖的性质。第2章脂质脂质主要组成成分——脂肪酸和三酰甘油的结构和种类;磷脂的结构与性质;脂类的提取、分离与分析的方法。第3-7章氨基酸与蛋白质氨基酸、蛋白质的结构、性质、功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及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和表征。要求掌握:1)蛋白质的元素组成特点,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氨基酸的分类、三字英文缩写符号。2)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概念及其主要的化学键。3)蛋白质的二级结构的概念、主要化学键和形式,α-螺旋、β-折叠的结构特点。4)蛋白质的三级结构概念和维持其稳定的化学键:疏水作用、离子

3、键、氢键和范德华引力。5)蛋白质的四级结构概念和维持其稳定的化学键。6)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7)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两性电离,胶体性质,蛋白质变性的概念和意义,紫外吸收和呈色反应。8)蛋白质分离和纯化技术:盐析、电泳和分子筛的原理。第8-10章酶学4酶促反应动力学、酶的作用机制和酶的调节,了解现代酶学的研究新进展——核酶、抗体酶等。要求掌握:1)酶的概念,酶的化学本质,酶的分子组成。2)酶的活性中心的概念,必需基团的分类及其作用。3)酶促反应的特点。4)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的影响:米氏方程,Km与Vmax值的意义。5)

4、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不可逆抑制、可逆性抑制,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反竞争性抑制的动力学特征及其生理学意义。6)酶活性的调控方式。第11章维生素与辅酶维生素的概念与分类;维生素与辅酶的关系。第12-15章核酸DNA和RNA在组分、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核酸的理化性质及应用(如水解、酸碱性、紫外吸收及其变性、复性和杂交等),核酸的生物学功能,核酸的研究方法(如分离、提纯、测序、PCR扩增及DNA的化学合成等)。要求掌握:1)常见核苷酸的结构、符号和性质,DNA和RNA的分子组成,核酸分子中核苷酸的连接方式、键的方向性,

5、核酸的一级结构及其表示法。2)DNA的二级结构特点,原核生物DNA的超螺旋结构,真核生物染色体的基本单位--核小体的结构,DNA的生物学功能。3)RNA的种类与功能,tRNA二级结构的特点与功能。4)DNA的变性和复性概念和特点。第16章抗生素常用抗生素的化学和医疗特性及其抗菌作用机制。第17章激素激素的合成与分泌;激素的作用机制。第18章生物膜的组成与结构生物膜的组成和性质;生物膜的分子结构。第19章代谢总论代谢中常见的有机反应机制;新陈代谢的研究方法。第20章生物能学化学反应中自由能的变化和意义;高能磷酸化合物的概念

6、,ATP的结构特性及其在能量转运中的地位和作用。第21章生物膜与物质运输4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特点,小分子物质的运输,生物大分子的跨膜运输。第22章糖酵解作用掌握糖酵解的概念,糖酵解途径的基本反应过程、限速酶、ATP生成、作用部位及生理意义。第23章柠檬酸循环掌握糖的有氧氧化概念,糖的有氧氧化途径中丙酮酸氧化脱羧及三羧酸循环的基本反应过程、限速酶、ATP生成、作用部位及生理意义。第24章生物氧化—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作用掌握生物氧化的概念及生理意义,电子传递链的概念、组成成分和排列顺序,氧化磷酸化作用机制。第25章戊糖磷

7、酸途径和糖的其他代谢途径掌握戊糖磷酸途径的主要反应及其生理意义,糖异生的概念、途径和生理意义。第26章糖原的分解和生物合成糖原的生物学意义,糖原代谢的调控。第27章光合作用光吸收机制,电子传递途径,光合磷酸化过程,Calvin循环。第28-29章脂类代谢掌握:1)脂肪酸的β-氧化概念,脂肪酸氧化过程中能量的计算。2)酮体的概念,酮体的生成和利用的部位、酮体生成的生理意义。3)磷脂的分类,甘油磷脂的组成、分类和结构。4)胆固醇的合成及其转化产物。第30-31章氨基酸代谢掌握:1)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及其机制。2)氨的转运形式

8、。3)尿素循环的主要途径和生理意义。4)氨基酸碳骨架的氧化途径。5)一碳单位的概念,氨基酸与生物活性物质的关系。6)氨基酸生物合成的主要途径。第32章生物固氮生物固氮作用及固氮生物类型第33章核酸的降解和核苷酸代谢嘌呤核苷酸合成的两种途径--从头合成途径及补救合成途径的原料、主要步骤及特点;嘌呤核苷酸分解代谢的终产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