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导:华裔家长如何让孩子少受伤

专家指导:华裔家长如何让孩子少受伤

ID:21378844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1

专家指导:华裔家长如何让孩子少受伤_第1页
专家指导:华裔家长如何让孩子少受伤_第2页
专家指导:华裔家长如何让孩子少受伤_第3页
资源描述:

《专家指导:华裔家长如何让孩子少受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专家指导:华裔家长如何让孩子少受伤  亚洲和中东的学生成为身体和言语攻击的主要目标。根据学生联盟的调查,2011年一年发生的160多起暴力袭击案例,特定文化族群显现出更高的被攻击频率。本该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校园,却成为孩子痛苦的伤心之地。如何防范、处理欺凌事件成为华人家长、学生,以及校方必须面对的话题。  2012年1月15日,一段芝加哥多名学生对华裔高中男生围殴施暴的视频被网络广泛传播。据视频显示,一名就读柯利高中毕业班的华裔学生,在华埠附近巷弄内,被7名15到17岁的青少年痛殴。  打人青少年虽被警方逮捕,但以争取华裔权益为宗旨的亚美学会呼吁,各级学校应该重视亚裔

2、学生对于校园暴力霸凌的认识。  美国校园欺凌案件一直不同程度、长久普遍地存在于各级公私立校园中,事件层出不穷。  2011年,纽约皇后区白石镇194初中一名就读于该校六年级的赵姓华裔学生被同班白人学生以不堪言词羞辱,他向校方报告后未获妥善处理,不久竟又无端被指控涉及偷窃同学物品,被校方停学。  2010年,美国南费城博克高中两名华人新移民学生遭到一群高年级学生攻击。而在2009年,南费城高中多次发生当地学生集体攻击华裔学生事件,造成数十名学生受伤。当地华裔学生、家长等人发起大游行,但警方并未逮捕任何人,也未决定是否以仇恨犯罪侦办。  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在加拿大的大温

3、哥华地区,遭到校园欺凌的学生人数约占12%,近几年甚至出现网络攻击的行为,性取向的欺凌也逐渐增多。  校园暴力和欺凌案的发生,客观上会对受欺凌的孩子造成心理问题。专家指出,最普遍的问题就是丧失自信,对未来茫然,同时情绪不稳定。有研究指出,受欺凌的青少年,其自杀率比一般高出一倍。  更为严重的是,它可能会深层次扭曲青少年心理,甚至会触发刑事和民事犯罪。  2007年,震惊世界的弗吉尼亚赵承熙案就是典型案例。据美国媒体报道,赵承熙上中学时曾饱受同学嘲笑和欺负。美国专家说,感到遭受不公是赵承熙心理扭曲的重要原因。据全美2002年一项调查,71%的校园枪击案犯“在犯案前感到

4、自己受到欺辱、压迫或伤害”。  还有一种倾向是弱者受欺负后,会更倾向于“拥抱”强者,加入帮派成为一种固定的选择。一旦加入帮派后,孩子们非常容易涉入毒品、枪械,对孩子的人格及未来发展,将会产生重大负面的影响。  校园暴力的存在及其严重性和后果,不能用“有趣、好奇,只是开个玩笑”的态度参与,这样只会漠视身边正在发生和可能蕴藏的悲剧。  有专家分析,种族冲突是多元社会的常态,但学校不愿正视其存在,有的学校教员也参与了对学生的骚扰,结果使事情变得更糟。专家呼吁,学校应该把种族问题提出来,让学生们更诚实、更开放地思考、讨论这些问题。  校园暴力事件一旦发生,不仅会给孩子带来身

5、体上的痛苦,更会让孩子产生心理阴影、忧郁焦虑。有研究者发现,孩子受到欺负后的最常见症状是抑郁和焦虑,可能表现出紧张、愤怒或者闷闷不乐。如果孩子开始抗拒或逃避平时一贯参加的学校或家庭活动,那也可能是一个警示。  对此,华裔新移民家长应该积极参与孩子的生活,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并多参加一些关于预防校园暴力事件的教育讲座,给孩子提供正确的帮助和引导。  对孩子来讲,即使遭遇了暴力,也不能一味隐忍,这样只会让对方的行为更加变本加厉。如果受到伤害,应该及时向学校和辅导老师反映,尽大可能舒缓自己的压力、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