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doc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doc

ID:21405340

大小:7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1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doc_第1页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doc_第2页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doc_第3页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doc_第4页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摘要]核心素养关系到学生未来的发展,从化学学科来看,是学生在长期的化学学习中掌握的解决问题的化学思维能力。因此,化学教师需耍充分重视初屮生的化学教学,在教学过程屮除了需耍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学生学会应用当前所掌握的化学知识、化学思维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关键词]初中生化学教学核心素养[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290094我国教育局越来越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课程改革方面投入了很大的心血,试图尽快改变传统应试教育的弊端。核心素养是学生立足于社会的资本,是学生在

2、未來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品格与能力,关系到学生个人的未来发展,而学生是社会发展的储备力量,因此教育部要求在各学科的教学中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化学学科而言,化学教师需要在对九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采取有效的教?W方式,使学生在化学学习中掌握解决问题的化学思维能力,这样j能实现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一、化学核心素养的概念有关国际组织对“素养”进行了深入的研宄,认为这是课程学习的核心。素养是一个人能够面对生活以及工作中各种挑战的先决条件,而这个可以通过后天学习获得,在系统的课程教学引导下慢慢培养。由此引申到“核心素养”,它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必备的最为关键的素养,也是一个人在未来

3、发展中所应具有的素养。如果“素养”是一个人过好基本生活的必备条件,那么“核心素养”就是一个人想要达到优质生活的必备条件,它包含了自主思考、沟通等各个方面的能力。而我国教育部对于“核心素养”的含义也进行了明确的界定,认为核心素养是一个学生在未来社会发展中所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在此基础上我国也有学者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含义进行了深入的研宄,在研究中提出它是所有人应当具备的关键素养,是一个人在未來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品格与能力。结合以上国际以及国内的观念,将之引申到初屮化学学科,其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关键素养,是学生在长期的化学学习中掌握的解决问题的化学思维能力,具有不可替代性。二、培养初屮生化

4、学核心素养的对策既然化学核心素养是其他学科学习所不能替代的,因此化学教师需要充分重视化学教学,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长期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品格与能力,学会应用当前所掌握的化学知识、化学思维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未来的工作中运用这种能力面对来自外界的不同挑战。实际教学中,化学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来培养初中生的化学核心素养。1.教学屮重视科学伦理的教育科学伦理主要是指一个人需要在生活中承担应有的责任,不会因为一己私利而损害人类健康,而这正是核心素养的重要体现。化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在向学生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需要对其进行科学伦理教育,即不随意使用有害的化学物质伤害他

5、人或大自然。例如,化学教师在讲到《硫酸》这一课题时,可以向学生介绍某清华高材生用硫酸泼动物园里的狗熊,导致狗熊的皮肤受到严重腐蚀的例子。狗熊的皮肤本来就非常厚,但是硫酸竞然可以使之腐蚀,可见硫酸具有强大腐蚀性。通过这一例子,教师可以向学生证明硫酸这一特性,使他们对硫酸的认识从抽象变为具体,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对硫酸的特性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同时,教师还需要在前期的知识铺垫中,对学生进行科学伦理教育,使他们能够尊重生命,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使化学服务于社会。1.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的化学思维思维能力是指导一个人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是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表现,而不同学科的学习形成的思维模式存在差蚌。对

6、化学学科而言,其思维模式具宥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从化学宏观、微观以及符号世界等不同角度来看待问题。例如,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涉及的HC1与NH3反应,不仅表现出了宏观与微观世界的特征,而且还表现出了符号世界的特征。每一种化学物质的性质都不同,当然同类别的化学物质也不一定有相同的性质。因此,化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需要从物质性质、化学反应等知识的学习屮,注意引导学生的化学思维,使他们能够在学习的过程屮形成化学思维路线。例如,在学习某种物质的时候,能够从它的类别、组成以及结构等不同角度进行系统地认识,这就是认识物质的思维路线。此外,对于容易被忽略的物质特性,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某种特殊的角度

7、开始认识,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化学思维的全面性。1.设置问题情境进行教学化学教师根据课本内容设置问题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问题产生兴趣,从而运用当前所掌握的相关化学知识解决问题,并从中引申至新知识的学习。因此为了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化学思维和合作能力,教师在备课时,应注意根据课木内容设置与现实生活相近的问题情境。例如,化学教师讲到钙这一化学元素时,可以向学生提问“为什么老年人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又比如在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