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观察

分析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观察

ID:21414322

大小:2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1

分析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观察_第1页
分析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观察_第2页
分析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观察_第3页
分析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观察_第4页
分析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析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分析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的改善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12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6851(2017)02--01  脑血管类病症在临床一直存在着极高病发率,且病发群体主要为中老年人群。其中脑梗死占据着各类脑血管类病症绝大比例。在医疗技术持续提升的情况下,临床对于脑梗死疗效虽然得到提升,其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1]。但结合实际可以发现,多数脑梗死患者预后均伴随后不同程度肢体功能障碍,对预后生活造成严重影响。本次我院从护理的角度出发,旨在对该类患者肢体功能进行改善,详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在本院于2016年1月至12月时间段内所接诊的脑梗死患者中按照随机性原则选取90例,盲选其中45例作为观察组,治疗中给予康复护理,另外45例患者,则实施常规护理。在患者组成上,观察组存在有男性24例,女性21例,年龄分布在47―78岁,中值在(60.58±1.99)。对照组患者则涉及到男性22例,女性23例,年龄分布在45―77岁,中值为(61.25±1.87)。在基本资料年龄、性别组成等层面对比可知,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无较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在本次治疗中,单纯依照常规方式进行护理,即按照医生要求给予

3、患者预防性抗感染治疗,并辅助患者进行翻身,定时对患者所使用床单、被褥等进行更换,并及时对患者口腔、鼻腔内分泌物进行处理,确保呼吸道随时处于畅通状态。而观察组患者在本次治疗中,则实施康复护理,细节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心理指导。多数脑梗死病发均较为突然,病发前患者基本无不良反应。待体征基本稳定后,因对病症不了解或者无法接受肢体出现功能性障碍的事实,导致心理压力巨大,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且因需要长时间治疗,心理压力进一步增加。针对这一情况,在护理中,需准确对患者在治疗期间心理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告知患者病症相关知识,

4、帮助患者对脑梗死有初步了解。同时,需鼓励患者家属、朋友等多与其进行交流,帮助其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2]。  (2)早期康复锻炼。待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稳定后,即可指导患者进行各项康复训练。首先,可指导患者在床上完成翻身、弯腿、伸腿等操作,起到促进肢体功能恢复的作用。在治疗期间,可指导患者对患者四肢进行按摩,兼能起到改善肢体血液循环的作用,有助于对肢体功能进行改善。  (3)环境护理。治疗中,需为患者提供宽敞、舒适的环境,病房内各类物品摆设均不应妨碍到患者行动。同时,需定时开窗通风,确保病房空气质量。浴室、厕所等私密场所均需要安置扶手架。在患者

5、没有接受治疗的时间段内可在病房中播放旋律较为轻快的音乐,在改善病房承重压抑气氛的同时,可起到环节患者心理压力的作用,保持患者在治疗中能够维持一种较为轻松愉悦的状态。  (4)在对存在有语言功能障碍患者护理时,可充分借助图片、手势等方式与患者进行交流,采用耐心的态度鼓励患者进行发音等训练。理解能力、听力等基本功能训练需协同进行,当患者存在细微改善时,可给予语言或者肢体上鼓励,帮助患者建立起康复的信心。  (5)肢体康复护理。护理人员需结合患者恢复情况对肢体康复计划进行完善。在卧床期间,需帮助患者做好体位变化工作,并定时对患肢进行按摩,起到促进

6、肢体血液循环的作用。辅助患者完成屈伸四肢等简单活动。待患者体征基本稳定后,需辅助患者进行坐、卧、行走等锻炼。训练量不宜过大,不能导致患者产生明显不适感。同时,指导患者对漱口、洗脸等日常生活行为进行锻炼,帮助患者尽快做到生活自理[3]。  (6)?食护理。在康复期间,需要保证该类患者营养摄入全面,鼓励患者多食用蛋白质含量高食物,逐步鱼类、蛋类等,并增加水果、蔬菜等维生素含量丰富食物的摄入量,起到增加免疫力的作用。  (7)健康教育。在进行各项康复训练过程中,难免会导致患者产生部分不适感。部分年龄偏大,且对脑梗死缺乏认识患者,在训练中很容易产生

7、抵触心理,导致康复训练工作无法正常进行。为此,在实施各项康复训练前,护理人员首先需要做好对应健康教育工作,告知患者康复训练对于改善肢体功能的有效性,以及训练中可能出现的不适感,在患者对治疗方案全面了解的情况下开展治疗。在提升患者与各项康复训练工作配合性的同时,可实现对训练效果的有效保障。  1.3观察指标[4]:借助CSS量表对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情况进行评价,涉及语言、听力等多方面,满分为30,得分与损伤情况呈正相关。并借助Barthel指数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百分制,生活能力与得分为正相关。通过Fugimeyer运动积分法对肢体

8、功能进行评定,得分与损伤情况呈正相关。  1.4统计学方法:以SPSS19.0对本次研究中所产生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借助(x±s)对计量数据进行表示,行t检测,若P<0.05则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