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关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鸿篇巨制——评《生态美学丛书》

浅析关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鸿篇巨制——评《生态美学丛书》

ID:21423833

大小:77.38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2

浅析关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鸿篇巨制——评《生态美学丛书》_第1页
浅析关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鸿篇巨制——评《生态美学丛书》_第2页
浅析关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鸿篇巨制——评《生态美学丛书》_第3页
浅析关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鸿篇巨制——评《生态美学丛书》_第4页
浅析关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鸿篇巨制——评《生态美学丛书》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关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鸿篇巨制——评《生态美学丛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关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鸿篇巨制评《生态美学丛书》论文关键词:生态美学中国传统美学人与自然论文摘要:顺应生态美学研究良好的发展态势,山东理工大学生态文化与循环经济研究中心撰写的《生态美学丛书》的出版,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深入探讨生态美学的平台,从而得以在国际美学的大舞台上展现中国传统美学深远而宽厚的智慧,以及中国当代美学研宄者严肃而审慎的思考。丛书中论及的当代文艺学转型、生态存在论美学、文艺生态审美、当代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等问题,步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身等多重审美关系,是对生态美学的系

2、统阐释,也是对生态美学生命力和发展前景的科学预见。自20世纪70年代起,生态美学在西方获得迅速发/PC很快成为美学界的一大热门话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的生态美学研究逐渐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随着中国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生态美学研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研宄队伍日趋壮大,理论阵地正在拓展,相关讨论不断深人。山东理工大学于XX年成立了“生态文化与循环经济研究中心”,这一研究机构成立四年多来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学术工作。XX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该中心撰写的《生态美学丛书&5本),这是迄今为止

3、一个科研机构在生态美学研宄中所集中出版的第一部丛书,这套丛书的出版,对于在这个领域开展学术工作的研宄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这个领域的基本问题,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深人探讨生态美学的平台,从而得以在国际美学的大舞台上展现中国传统美学深远而宽厚的智慧,以及中国当代美学研究者严肃而审慎的思考。生态美学产生于后现代经济与文化背景之下。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部落时代、早期文明的农耕时代、科技理性主导的现代工业时代、信息产业主导的后现代

4、。所谓后现代在经济上以信息产业、知识集成为标志,在文化上又分解构与建构两种。建构的后现代是一种对现代性反思基础之上的超越和建设。对现代社会的反思是利弊同在。所谓利,是现代化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所谓弊,则是现代化的发展出现危及人类生存的严重危机。从工业化初期‘异化”现象的出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核威胁,到20世纪70年代之后的环境危机,再到当前"”为标志的帝国主义膨胀所造成的经济与文化的剧烈冲突,总之,人类生存状态己成为十分紧迫的课题。我国在经济上处于现代化的发展时期,但文化上是现代与后现代共

5、存,己出现后现代现象。这不仅由于国际的影响,而且我国自身也有物欲泛滥、工具理性泛滥、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性异化等等问题。生态美学的诞生可以说与现实生活有着密切而恒久的关系。生态美学是20世纪后半期哲学领域进一步由机械论向存在论发展演进的具体体现。生态哲学及与其相关的生态美学的出现,标志着20世纪后半期人类对世界的总体认识由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向“火类与自然同构”的生命体系这一崭新观点的转变。生态美学的提出实现了由实践美学向以实践为基础的存在论美学的转移。经过20世纪的两次美学大讨论,最终确立了

6、实践美学在中国当代美学理论中的主导地位。生态美学的提出,进一步推动了美学研宄资源由西方话语中心到东西方平等对话的转变。不过,因为时间较短,相关研宄尚未充分展开,在许多问题上认识尚待深人,也不可避免地存有分歧。这些问题的深入讨论必将推动生态美学的进一步发PCO因此可以说,这套既包括坚实的基础理论研究,又兼具新锐学术观点的《生态美学丛书》的出版,称得上恰逢其时。在这套丛书中,韩德信教授通过百年回眸,解析传统思维方式的现代转换,畅谈新世纪文艺学的发展走向。在百年文论的回顾之后,令人信服地指出了生态文艺

7、学产生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对于百年文艺学发展脉络的高屋建领式的梳理,以及生态文艺学转向的条分缕析式的论述,称得上纵横裨阖,而又精微独到,多有真知灼见。盖光教授在《文艺生态审美论》中集中论述了生态审美的‘洽法性”,以及文艺生态审美构成论、文艺生态审美存在论;生态审美方法与思维论;生态主客体艺术结构论;文艺生态审美价值论;自然生态艺术审美论;自然生态与人居环境艺术审美论;生态艺术一审美创化论;走向“大美,之境等。站在现代人类学和生态主义立场上,盖光教授的精深论著无疑是对丰富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巨大贡献。

8、张艳梅、吴景明、蒋学杰三位博士的“生态批评”,对西方生态批评理论进行了系统疏理,对西方生态批评的现实背景、思想资源、理论基础、主要原则、典型特征、发展脉络作了高度的概括和明确的界定;并且对欧美生态文学,以及生态批评视野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加以扫描和审视,得出了很多重要的结论。岳友熙博士的“生态环境美学”,主要论述了环境美学的生态存在论基础;生态环境美学的价值论基础;环境美学的生态伦理学基础;生态环境美的基本形态;生态环境美的审美特征和规律;生态环境美的建设等问题。王立等人的“生态美学视野中的中外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