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433497
大小:5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2
《浅谈数学教学中兴趣的激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数学教学中兴趣的激发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小学生最直接的动力来自兴趣,有了兴趣就会主动积极地思考问题,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变“压力”为“动力”,自觉发掘自身的潜能,成为学习的主人。一、导言巧问激发兴趣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同样道理,课堂教学亦如此,教师可用设置悬念、讲故事、直观演示等方式方法引入新课。课的开头开得好,就能造成学生渴望追求新知识的心理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其注意力,从而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如教
2、学“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这节课时,上课一开始我就对学生说:“过去都是老师考你们,今天倒过来,让你们考考老师好吗?你们举出一个最简单分数,老师可以马上告诉你们这个分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于是这些“小老师”举出了不少分数,我把这些分数分别填在两个集合圈内。起初他们感到怀疑,经过检验,结果确认老师的答案无误。这时有位同学举手发问:“老师,你为什么这么快就能判断准确呢?是不是有什么诀窍?”我击掌表扬这位同学说:“您问得好,当然有诀窍了。大家想不想知道老师这个秘密武器呢?这就是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__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3、的特征。”此时,学生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怀着浓厚兴趣进入了学习轨道。二、动手操作,以动激趣根据小学生特有的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认知规律和小学生好玩、好动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就能以动激趣、以懂导思,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规律。例如我教学“计算正方形的周长”时,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把预先准备好的钉子板围成的正方形量一量、让学生讨论得出“正方形四边相等”的规律。学生从“具体形象__典型表象”的认识心理活动过程中促进了认识的内化,探索出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正方形的周长=边长X4”
4、。这种诱导探宄的教法,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三、表扬鼓励,提高兴趣一位教育学家说:“人的优点是表扬出来的。”小学生的兴趣主要来自于愉快的情绪和对学习的胜任感,其次才是对学习的目的性。我十分注意根据儿童特点去细心观察学生的言行,充分肯定成绩,适时表扬,让学生从老师的肯定、表扬中感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和鼓励。平时,我经常关心他们的学习,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尤其在对待后进生的问题上,我十分注意尊重后进生的人格,相信他们的上进心,克服动辄批评训斥的做法,把他们与优等生同
5、等看待,和他们建立融洽亲密的师生关系。课堂上根据教学的难易,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问,当学生回答后,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课外经常有意识地安排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习题,然后用“你真聪明”、“进步大”、“你将会成为数学家”等词语去激励学生。这样可以让学生在老师的表扬鼓励下以愉快的情绪投入学习活动,提高学习的兴趣,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四、设疑巧问,引发兴趣学启于思,思源于疑。从心理学上看,兴趣是人倾向注意某事物的一种心理,它是实现某种目标的内在动力,是成功的入门。根据小学生好奇好问的心理特点,设置悬念或设问奇趣,可以吸
6、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思维兴趣。例如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先出示面积相等的一个长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问学生:“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呢?为什么?”学生虽然不敢直接回答,但都跃跃欲试,在疑惑中兴趣盎然地进入了新课。我让学生自己先动手,用纸剪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再画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高,沿高把平行四边形剪成两部分拼成一个长方形。完成以上操作后又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宽和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学生经过操作和比较后,发现长与底、宽与高相等。由于恰当的设疑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因此本
7、来较为抽象的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在良好的氛围中顺利地进行着。五、精设练习,激发兴趣练习要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好胜的心理特点,讲求实效。要注意练习内容的层次、坡度,练习题要“精、巧、活、趣”,注重练习形式的多样化、新颖性,既有知识性、思维性,又有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乐于练习的兴趣。如设计妙题夺红旗、开火车、做游戏、病例会诊等,让学生在愉快的练习中获取知识。如教学“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时,我采用了新颖的练习方式,“开设数学医院”,让学生当“主诊医生”。学生一听到自己可以当“医生”,他们马上就“接诊”一
8、-审题,后“诊断”__判断错因在哪里,最后开“处方”__把错的地方改正过来。这样一种形式新颖的练习,使学生个个都积极练习,兴趣浓厚,意犹未尽。六、全课总结,维持兴趣常言道:“红花需要绿叶扶。”课堂教学不但要有良好的开端,而且还要有让学生值得回味的课尾。教师如果能在课尾不失时机地巧妙地进行必要的“点睛”,必将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如教学“商不变的规律”一课结束时,我结合对“规律”内容的总结,问道:在除法里,被除数、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