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汽车轮毂单元断裂分析

某汽车轮毂单元断裂分析

ID:21472064

大小:73.4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2

某汽车轮毂单元断裂分析_第1页
某汽车轮毂单元断裂分析_第2页
某汽车轮毂单元断裂分析_第3页
某汽车轮毂单元断裂分析_第4页
某汽车轮毂单元断裂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某汽车轮毂单元断裂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某汽车轮毂单元断裂分析摘要:对轮毂单元轴断口进行了宏微观观察,对材料的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淬火回火热影响区层深度、显微硬度、R角大小测量,确定了轮毂单元轴的断裂性质,分析了断裂原因。关键词:轮毂单元轴;正火;显微硬度;断裂1概述某车型行驶过程中,左后轮毂单元发生断裂。该轮毂单元轴所用材料为S55C钢,经锻造、正火、车加工、高频感应淬火、回火和磨加工制备而成。锻造加热温度为1140〜1220°C;正火过程为先在870°C预热,加热到890°C—定时间后,风冷至580°C,保温一定时间后冷却至室温,正

2、火后的硬度要求为HB180〜240,表面层进行淬火和低温回火,淬火层的深度要求为1.5〜3.0mm,浮火后的回火温度为160°C。本报告对轮毂单元及轮毂单元外法兰外观进行了检查,对轮毂单元轴断口进行了宏微观观察,对材料的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淬火回火热影响区层深度、显微硬度、R角大小测量,确定了轮毂单元某汽车轮毂单元断裂分析摘要:对轮毂单元轴断口进行了宏微观观察,对材料的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淬火回火热影响区层深度、显微硬度、R角大小测量,确定了轮毂单元轴的断裂性质,分析了断裂原因。关键词:轮

3、毂单元轴;正火;显微硬度;断裂1概述某车型行驶过程中,左后轮毂单元发生断裂。该轮毂单元轴所用材料为S55C钢,经锻造、正火、车加工、高频感应淬火、回火和磨加工制备而成。锻造加热温度为1140〜1220°C;正火过程为先在870°C预热,加热到890°C—定时间后,风冷至580°C,保温一定时间后冷却至室温,正火后的硬度要求为HB180〜240,表面层进行淬火和低温回火,淬火层的深度要求为1.5〜3.0mm,浮火后的回火温度为160°C。本报告对轮毂单元及轮毂单元外法兰外观进行了检查,对轮毂单元轴断口进行了

4、宏微观观察,对材料的显微组织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淬火回火热影响区层深度、显微硬度、R角大小测量,确定了轮毂单元轴的断裂性质,分析了断裂原因。2试验过程与结果2.1宏观观察轮毂单元断裂试样见图1,轮毂单元轴沿R角部位发生断裂,呈倾斜断口,未见明显宏观塑性变形。图1断裂轮毂单元外观断口分为形貌差异明显的2个区域:周边环形带状区为浅灰色,较平整,有明显人字纹,人字纹收敛处为裂源,该位置可观察到两处小线源;中心区域呈深灰色,较粗糙且凹凸不平,呈快速失稳扩展形貌特征,中心区可见层片状形貌,断口粗糙程度沿裂纹扩展方向

5、至中心区后部逐渐增大。2.2断口微观观察将一侧断裂轴从轮毂单元上切取,对断口超声清洗后在扫描电镜下进行微观观察。轴从根部R角处开始起裂,裂纹源位于断口周边环形带状区的边缘,沿环形带状区周向和中心区径向扩展2为源区微观形貌,图中可见明显由裂纹源向外出发的放射棱线,源区被磨损,断口靠近源区位置形貌以韧窝为主,可见少量沿晶特征(a)低倍形貌(b)磨损区域(c)高倍形貌图21#源区微观形貌3是两处线源之间断口边缘位置,可见剪切唇形貌,且观察到一处裂纹,裂纹附近均为韧窝形貌,该处应为轴在受到较大应力作用下断裂过程中

6、产生的二次裂纹。环形淬火区域内的扩展区为韧窝形貌,沿放射棱线方向由淬火影响区过渡到中心位置,断口微观形貌由韧窝变为解理+軔窝形貌,局部存在二次裂纹。(a)剪切唇及裂纹(b)淬火位置(c)淬火与中心位置形貌扩展区过渡区图3扩展区形貌图4是断口末端微观形貌,心部正火区扩展后期为解理+初窝形貌,环形淬火区靠近心部区域为解理及韦刃窝形貌,边缘处呈沿晶+軔窝特征。(a)中心位置(b)淬火与中心(d)环形位置后期形貌位置过渡区断口末端4断口末端形貌2.3金相分析从轮毂单元断裂轴的断口下方沿径向(平行于断口方向)切取并

7、磨制金相试样,腐蚀后进行观察。表面淬火回火区为低温回火马氏体组织,深度约为2.50mm;过渡区为块状铁素体及类似回火索氏体的组织,局部隐约可见珠光体形貌,深度约1.15mm;心部组织为珠光体和铁素体,铁素体呈网状分布2.4硬度测量沿轮毂单元轴的径向制取试样进行显微硬度测量,心部硬度为HB204,淬火回火区层的硬度为HRC61。2.5R角尺寸测量对轮毂单元轴的R角完好区域进行尺寸测量,测量结果表明R角尺寸约为1.3mm,大于技术要求的1mm。3分析与结论对断裂轮毂单元轴进行宏微观观察表明,轮毂单元轴沿R角部

8、位发生断裂,这是因为R角是应力集中部位,外力作用下,容易发生断裂。断口宏观未见明显塑性变形,源区附近及淬火回火层的大部分区域为沿晶+軔窝或軔窝形貌,由淬火回火层向心部过渡,断口形貌由韧窝过渡为解理+韧窝,心部为解理断裂特征,撕裂棱处为韧窝。断口微观主要呈沿晶和解理特征,整体呈过载断裂特征。金相组织分析表明表面轮毂单元轴淬火回火区为低温回火马氏体组织,过渡区为块状铁素体及类似回火索氏体的组织,局部隐约可见珠光体形貌,心部组织为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