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学角度探讨《诗经》性别称谓

从社会学角度探讨《诗经》性别称谓

ID:21577835

大小:2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3

从社会学角度探讨《诗经》性别称谓_第1页
从社会学角度探讨《诗经》性别称谓_第2页
从社会学角度探讨《诗经》性别称谓_第3页
从社会学角度探讨《诗经》性别称谓_第4页
从社会学角度探讨《诗经》性别称谓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社会学角度探讨《诗经》性别称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社会学角度探讨《诗经》性别称谓  摘要:称谓语是人们用来表示彼此间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人们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等所使用的名称。总的来说,它是称呼者对被称呼者的身份、地位、角色和相互亲疏关系的认定,起着保持和加强各种人际关系的作用。《诗经》中的称谓语众多,它们往往承载着特定的时代文化内涵,如“君子”、“良人”、“子”、“叔”、“伯”、“淑女”、“硕人”、“硕女、“静女”等。而这些不同的性别称谓语也反映出社会文化对男性和女性的影响和不同的社会期望。  关键词:诗经;性别称谓;社会语言学  《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出现在华夏文明的上

2、游,集中反映了当时各方面广阔的社会生活。因属于人类孩童时期的文学,故普遍带有质朴纯真的色彩。尤其是那些热烈奔放的爱情诗,不管是描写少男少女情窦初开时的微妙情愫,还是思妇征人之间割舍不断的浓情蜜意,都是如此地缠绵悱恻,情动于中而发于言,鲜少矫揉做作。《诗经》中有300余篇的诗歌,从其带有标记性的性别称谓语中,我们不仅可以发现其形成背后的社会学内因,而且肯定会感叹于古今审美标准的极大相似和传承性。  一、《诗经》中的男性称谓  《诗经》共305篇,主要收集的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来源十分之广,作者也多不可考。农耕社会的生产力低下,

3、劳动工具简单,人力是最主要的生产要素,形成了对男子高大身材的审美观。而普通百姓对上层管理者的期待也是可以轻徭薄赋,仁德治天下的明主。正是这样的社会现实,促成了《诗经》男性称谓语对“温厚勇壮”的推崇。  (一)君子  《论语》中曾有“文胜质则野,质胜文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的论述。“君子”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术语,究竟什么样的人可以被称为君子?概括来说,它是与“小人”对举的一个概念,“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儒区别于小人儒”。“行仁”是君子最主要的特征,不管是在为人还是处事方面,都普遍具有小人无可企及的高尚品质。“君子和而

4、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都是例证。  实际上,“君子”一词在造字之初便具有褒义色彩,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认为“君,尊也,从尹,发号故从口。”其本义就是指能够发号施令的上层统治者。《诗经》中“君子”出现的频率很高,是对所指对象出身、地位、容貌、品德全面的肯定与赞赏。如《魏风?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小雅?湛露》“显允君子,莫不令德”、《秦风?终南》“君子至止,锦衣狐裘。”在《诗经》众多的诗篇中,君子被塑造为“德貌统一”的完美形象。他不仅衣饰华美、威加海内,而且是温文尔雅、受人爱戴。正因为如此成为女子每

5、每思之念之的心上人,如“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已经见到了你,还有什么不高兴的呢?女子丝毫不隐藏自己对道德高尚男子的爱慕之情,直率地表达自己的欢喜之情。“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君子乐胥,万邦之屏”,君子的秉性温良,得天庇护,可以作为百姓的依靠,邦国的屏护。这样优秀的道德品质如何不使人心生向往、颂扬标榜?  鉴于殷商覆亡的深刻教训,周人十分注重礼乐文化的熏陶作用,统治者也普遍具有“敬天重德”,“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观念。《诗经》中所颂扬的“君子”大都具有鲜明的道德自觉性,寄托了时人对于时事发展的相似看法。如果我们评价一个人指道德素养高,

6、“正人君子”是很容易联想的词语。从这样一脉相承的称谓使用中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对语言根深蒂固的影响,对于真善美品质的追求却是亘古不变的。  (二)良人  当历史的车轮驶向以男性为主导的社会时,女性的地位变得卑微无助。虽然《诗经》笔下的众多年轻女子不乏热烈追求爱情的主动和大胆,但一进入婚姻她们的结局却大都不那么美好如意,令人唏嘘不已。翻看《诗经》,从那些涉及男女日常婚姻生活的诗篇中,我们不难发现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女人,要么是终日操持家务、内心苦不堪言的思妇;要么就是疲惫不堪、满腹悔恨和怨恨的弃妇。如《王风》“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

7、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周南?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卫风?氓》“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她们的丈夫或是远离家乡、戍守边关,或是朝三暮四、用情不专,她们对情感的热忱得不到回应,只能终日陷入悲苦忧愁的境地,就算能勇敢地与这种品行不好的男子决裂,但等待她的又会是一个个艰难的考验。所以“良人”的性别称谓便在这种现实之下催生出来,符合当时绝大多数女子心目中理想对象的标准,马瑞辰《毛传诗笺通释》云“良人,即善人也”,他不仅诚实笃厚,而且懂得珍惜身边人。  如《唐风?绸缪》“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

8、子兮,如此良人何?”这是一首祝贺新婚的诗,先秦时期结婚仪式都在黄昏或者傍晚举行,这四句意思是今夜是什么好日子啊,可以看到这么好的新郎官?新娘子啊新娘子,你要拿他怎么办啊?“良人”在这里是对丈夫的称呼,它有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