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翻译的过程解析译者的主体性

从翻译的过程解析译者的主体性

ID:21580187

大小:5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3

从翻译的过程解析译者的主体性_第1页
从翻译的过程解析译者的主体性_第2页
从翻译的过程解析译者的主体性_第3页
从翻译的过程解析译者的主体性_第4页
从翻译的过程解析译者的主体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翻译的过程解析译者的主体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从翻译的过程解析译者的主体性【】译者在翻译中的地位一直是译学界争论的话题。从翻译的过程—理解和表达而言,译者作为信息接收者和信息发出者需要运用其语言图式和文化图式知识解码原语文本和编码译语文本,因而在翻译过程中起着积极主导的作用。    引言  在原语中心论思想指导下,翻译研究倾向于将原语文本视为检验翻译成功与否的绝对标准,强调译文即是原语文本在目的语中消影遁形的再现,如神似说、化境说等。译者的任务就是对原语编码的文本进行解码,并将解码所获得的信息在目的语中以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语码加以再现。法国翻译评论家于埃(DenielH

2、uet)的话很有代表性:“因此,我说,这才是最好的翻译方法:译者首先紧扣原的意思;其次,如有可能,也紧扣他的字眼;最后尽可能再现他的性格;译者必须仔细研究原的性格,不删减削弱,不添加扩充,非常忠实地使之完整无缺,一如原作。”[1]译者的角色宛如“隐形人”、“传声筒”、“翻译机器”。然而,我们知道,翻译的过程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有译者主观心理以及主体知识结构参与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翻译的过程是一个认知的过程,作为认知主体的译者在这个过程中必然起到积极的、主导的作用。译作的成功与否,即译者从原语文本解读并再现

3、的信息与原语意欲表达的信息是否契合,译作对目的语读者的意图、目的与效果与原作对读者的意图、目的与效果是否一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的语言能力和知识水平。本文拟从翻译的过程—理解和表达解析译者的主体性。  1译者在理解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理解和表达是翻译的两个主要过程。从理解过程的角度来看,翻译过程应是一个涉及译者认知语境的动态的过程,被称为翻译过程中的二次解读[2]。译者对原语文本的解码,始于对语言材料的视觉感知,并将感知到的信息从低级到高级依次经过词法知识、句法知识、语义学知识、语篇知识、语用知识、交际文化知识和社会文化

4、知识等进行加工,最后析出语义。在这个过程中,译者头脑中有关原语的语言知识图式和文化知识图式是解码文本的基石。娴熟的译者能有效地激活语言和文化认知图式,准确快捷地启用相关的认知知识,正确地理解原意欲表达的意义。例如:  Men,en,animals,chickensallfledaals翻译成“动物”,则犯了逻辑错误,因为动物包含男人、女人、小鸡等,不能与这几个词处于并列的位置。因此,该句中的animals指的是四足哺乳动物,如猪、牛、羊等。由此可见,精准的翻译来自正确的理解,译者必须结合认知图式中的语言知识、逻辑知识及上下文

5、的联系才能确定一个词的字面意义。  JaneH.Hill曾指出,任何句子的表层结构都不可避免地遗漏了大量的语义细节[3]。在大多数情况下,译者可根据原语文本所展布的语境,结合认知图式中的背景知识,寻找出话语与语境之间的最佳关联,从而正确理解原语文本。然而,在有些情况下,原语文本没有提供明确的语境信息,这时译者必须结合其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知识进行语用推理,否则就会造成误解和误译。例如《论语·阳货》篇记述的孔子路遇阳货一段:  (阳货)曰:怀其宝而迷其邪,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6、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这段话从语篇结构来看,似乎是一问一答,即阳货问—孔子答,因而容易顺理成章地理解为:  阳货说:“把自己的本领藏起来而不去施展以解救国家于迷乱之中,这可以叫做仁爱吗?”孔子答:“不可以。”阳货问:“一个人很想为官做事,却屡屡错失时机,这算是聪明吗?”孔子答:“不可以。”阳货说:“时光一去不回头,岁月是不等人的呀。”孔子说:“好吧,我准备做官了。”  基于这种理解,英国学者理雅各(JamesLegge)将其译为:  “Canhebecalledbenevolent,,andleaveshiscountr

7、ytoconfusion?”Confuciusreplied:“No.”“Canhebecalledployment,andyetisconstantlylosingtheopportunityofbeingso?”Confuciusagainsaid:“No.”【】译者在翻译中的地位一直是译学界争论的话题。从翻译的过程—理解和表达而言,译者作为信息接收者和信息发出者需要运用其语言图式和文化图式知识解码原语文本和编码译语文本,因而在翻译过程中起着积极主导的作用。    引言  在原语中心论思想指导下,翻译研究倾向于将原语文本

8、视为检验翻译成功与否的绝对标准,强调译文即是原语文本在目的语中消影遁形的再现,如神似说、化境说等。译者的任务就是对原语编码的文本进行解码,并将解码所获得的信息在目的语中以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语码加以再现。法国翻译评论家于埃(DenielHuet)的话很有代表性:“因此,我说,这才是最好的翻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