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北京高考作文命题背后的时政原则

2013北京高考作文命题背后的时政原则

ID:21607914

大小:29.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3

2013北京高考作文命题背后的时政原则_第1页
2013北京高考作文命题背后的时政原则_第2页
2013北京高考作文命题背后的时政原则_第3页
2013北京高考作文命题背后的时政原则_第4页
2013北京高考作文命题背后的时政原则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北京高考作文命题背后的时政原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3北京高考作文命题背后的时政原则2013北京高考作文命题背后的时政原则2013北京高考作文命题背后的时政原则2013北京高考作文命题背后的时政原则2013北京高考作文命题背后的时政原则2013北京高考作文命题背后的时政原则2013北京高考作文命题背后的时政原则  作为大家最关注的题目之一,不仅因为其分值巨大,更因为作文题目中包括着重要社会现象、人们思想态度的一种反思。但事实上,很少人会真正试图去研究高考语文作文题目命制背后的实事内涵。大多数老师只会教学生套作名人的例子,拼凑些名句名言,但这几乎成了阅卷者最厌恶的写作风格之

2、一。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要作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如果是一个烂泥潭又有谁知道它的深浅呢。所以想写好考场作文,既不是拼凑名人素材,也不是盲目抒情,而要真正理解命题人的命题意图。  2012年高考作文题目考的是铁路检修工人老计坚守岗位的内容。这一题目,让那些只会教学生写名人故事、风花雪月的老师完全崩溃。更有甚者,还有鼓吹在考场上要写记叙文、散文来标新立异之辈,学生们在考场上一见此题完全手足无措。于是,杨老师告诉你,在高考前中宣部(主管教育)部长刘云山提出新闻战线要“走转改”。“走”就是“走基层”,要报道平凡世界的闪光品质。只要你了解这

3、一点,就知道这是当时最重要的时政之一。杨老师带你练过这个类型的作文,你上了考场,无论考老计老刘还是老杨,你都会写!然而,很有学校的老师甚至连刘云山都没有听过,更不要提“走转改”这样重要的时事了。  我在课上举过这样的例子来说明,宋代文坛领秀欧阳修提出“诗文革新运动”,主张一扫西昆体的浮靡之见,而要反映社会现实。科举的时候,欧阳修又是命题者,又是阅卷人,曾巩是当年的状元,苏轼是榜眼,如果他们的文章文字清浮如西昆旧体,可能被录取么。曾巩最早被欧阳修所欣赏的文章叫《时务策》,相当于“曾巩谈时政”。苏轼当时的考场作文叫《刑赏忠厚之至论

4、》,纵谈古仁者以忠厚为本行刑,反思今日宜行仁政。阅卷者欧阳修看了都说,这小子我以后都得让着他点。  如果你今天的文章仍然浮华虚饰,一无真情实感,二无现实眼光,三无文采篇章,在阅卷者眼里简直无可取之处。而以上三点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现实眼光,才能关注和体会自己所处的世界,才能抒发真性情,正所谓“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有了现实眼光,自然可以引证古今,以史为据、以史为鉴进行分析,而决非套作之流。  在高考前杨老师为学生们精析了2013重要的时事及其命题思路,请看这是我对2013年各城区一二模作文进行的深入解析:  作文题目  时

5、事  2013海淀一模:李太奖   文化软实力  2013西城一模:有我还是无我  走基层:奉献  2013东城一模:动物冬眠、迁徙   走基层:坚守  2013海淀二模:结伴同行  走基层:团结  2013西城二模:小确幸   中国梦:幸福  2013东城二模:拼凑与创造   文化软实力:创造力;  明白了这些,才真正懂得命题者不仅仅考查你的语文功底,还在考查你的现实眼光。一个年青人不能只是沉湎于个人的小世界、小情感,而要有济世经国的眼光与抱负。只有这样,才能写出高于同龄人的好文章来。只可惜很多学校的老师在高考前还在孜孜不倦

6、地教学生写文人故事,有的老师还把从网上搜来故事凑成毫无逻辑的集子发给学生,面对厚厚的故事集学生完全不知应该从何下手。还有的老师只会不停地讲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而对于其背后对平凡世界闪光品质重点报道的时政却一无所知,学生们在感动流泪之后仍然是面对考题的茫然,或者对着考题继续流泪。  以下是2013年北京高考作文题目:  一个文学家、一个科学家进行讨论  科学家说:爱迪生来到21世纪很新奇,他会觉得什么很新奇呢  文学家说:手机一定让他觉得不可思议。  科学家:我同意,手机是信息时代的标志,就像一部掌上电脑,丰富的功能一定会让他感到

7、新奇。  文学家:手机影响着人们的交往方式、思想情感和观念意识,带给我们很多意想不到的改变。  围绕二者的讨论展开文章,文体不限,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此题围绕对手机的讨论展开,这是北京卷一直以来的特点,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话说,但能够写好绝对需要你有相当的功力。这种功力不仅体现在文学的积累上,更体现在思考力、分析力和对现实的关注。“手机”和2009年“隐形的翅膀”,2010年“星空与实地”一样,都是有象征内涵的词汇,考生可首先解析“手机”在信息时代代表的是新媒体、新科技,或者代表着新时代、新的沟通方式、思考方式。  但请

8、各位注意,材料中是两个极有身份特点的人物在发表议论,一个是文学家、一个是科学家。科技与文学的关系是一个巧妙的切入点,可以让学生从文学的角度举例分析。杨老师在课上讲过经典例证文学与科学的关系--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手机所代表的科技推动着时代的发展,也必然会对文学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