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 烯烃

有机化学 烯烃

ID:21652019

大小:8.48 MB

页数:64页

时间:2018-10-20

有机化学 烯烃_第1页
有机化学 烯烃_第2页
有机化学 烯烃_第3页
有机化学 烯烃_第4页
有机化学 烯烃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机化学 烯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四章烯烃一、烯烃的结构()二、烯烃的同分异构体()三、烯烃的命名()四、烯烃的物理性质()五、烯烃的化学性质()上一张下一张第一张烯烃分子中含有的开链不饱和烃.一、烯烃的结构(1)碳原子的sp2杂化轨道基态1s2s2p激发态1s1s2s2p2psp2杂化态——碳原子的杂化轨道——sp2sp2每个sp2杂化轨道含1/2s成分和1/2p成分。碳原子的sp2杂化——碳原子的杂化轨道——一个sp2杂化碳原子——碳原子的杂化轨道——三个sp2轨道呈平面三角形分布。一个空的p轨道垂直于这个平面。乙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sp2-sp2的σ键。(2)碳碳双键的组成一个σ键,一个π键.——

2、碳碳双键的组成——porbitaloverlapHHHHσ-bondCCσbondπbondCarbon-carbondoublebond碳碳双键乙烯的p轨道交盖形成π键——碳碳双键的组成——乙烯模型(3)π键的特性(A)不能单独存在,只能与σ键共存于双键和三键中.(B)是较弱的共价键.(C)不能自由旋转.(D)π电子具有较大的流动性.旋转双键碳原子90°导致π键断裂.——π键的特性——二、烯烃的同分异构(1)碳架异构1-丁烯2-甲基丙烯1-丁烯2-丁烯构造异构(2)官能团位置异构顺-2-丁烯反-2-丁烯(3)顺反异构构型异构——烯的同分异构——分子中原子在分子中排列和

3、结合的顺序不同。即,分子式相同,构造式不同。分子中原子在空间的排列不同。即,分子式相同,构造式相同,构型式不同。产生顺反异构的必要条件:每个双键碳原子都连有不同的原子或基团.有无(2)衍生物命名法母体:乙烯甲基乙烯不对称二甲基乙烯对称二甲基乙烯——烯烃的命名——三、烯烃的命名(1)烯基乙烯基丙烯基烯丙基(3)系统命名法第一步:选母体化合物第二步:给母体定编号第三步:写取代基第四步:标记立体构型由后往前逐步完成——系统命名法——烯丁12341-烯戊123452-4,4-二甲基-烯庚21765433-3-甲基-——系统命名法——1-butene4,4-dimethyl-2-

4、pentene3-methyl-3-heptene(4)烯烃顺反异构的命名(A)顺反命名法戊烯顺-戊烯2-反-2-但当两个双键碳原子所连接的四个原子或基团都不相同时,则难用顺反命名法命名,如:——顺反命名法——两个相同集团在双键同侧标记为顺,在异侧标记为反。(B)Z,E-命名法——Z,E-命名法——①依据次序规则比较出两个双键碳原子所连接取代基优先次序。②当较优基团处于双键的同侧时称Z式;处于异侧时,称E式。2-甲基-1-氯-1-溴-己烯1234562-C2所连基团:C3所连基团:(Z)-乙烯1,2-二氯(E)-丁烯12341-(E)-(E)-3-甲基-2-戊烯顺和Z、

5、反和E没有对应关系!——Z,E-命名法——(Z)-3-甲基-2-戊烯难溶于水,易溶于非极性和弱极性的四、烯烃的物理性质:与烷烃相似物态:C2~~C4的烯为气体,C5以上为液体,高沸点:变化规律同烷烃.比重:小于1.溶解度:有机溶剂.级烯烃是固体.——烯烃的物理性质——℃℃d420烯烃的物理常数——烯烃的物理性质——打开五、烯烃的化学性质结构与性质烯烃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碳碳双键由一个σ键和一个弱的π键组成.故反应的主要部位在碳碳双键和受双键影响的α氢.双键α氢——结构与性质——加成氧化聚合取代氧化HHHHHR(A)催化氢化(1)碳碳双键的反应——亲电加成——稳定性增加双

6、键碳上连有烷基多的烯烃是内能较低的、稳定的烯烃。(a)加卤化氢①与卤化氢加成烯烃活次序:(CH3)2C=C(CH3)2>(CH3)2C=CHCH3>(CH3)2C=CH2>CH3CH=CH2>CH2=CH2卤化氢的活性次序:HI>HBr>HCl——亲电加成——(B)亲电加成加成反应的取向:马尔科夫尼克夫(Markovnikov)规则“马氏”规则:加成时,HX中的H总是倾向于加在不对称烯烃的连接氢原子较多的双键碳上。(80%)(20%)VladimirVassilyevichMarkovnikov1838-1904反应机理:Step1.碳正离子(carbocation)的

7、形成ReactiveintermediateStep2.形成碳正离子的一步是速度决定步骤。slowfast反应速度取决于速度决定步骤,也就是形成碳正离子的一步。中间体碳正离子越稳定,这一步反应就越快。什么样的碳正离子最稳定?这个稳定性取决于何?碳正离子的稳定性烷基的给电子作用对碳正离子的稳定性起重要作用。碳正离子的结构+120°带有正电荷的碳是sp2杂化的p轨道垂直于这个平面三个杂化轨道呈平面三角形叔(3)>仲(2)>伯(1)>甲基C-Hσ电子的离域对碳正离子稳定性的影响σ-p超共轭六条C-H键参与σ-p超共轭结果:正电荷分散,体系稳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