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浅析与思考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浅析与思考

ID:21667396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浅析与思考_第1页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浅析与思考_第2页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浅析与思考_第3页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浅析与思考_第4页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浅析与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浅析与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浅析与思考: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引导学生准确定位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关键,实践与行动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核心环节,而实现个体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乃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最高目标。它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成学生自我实现,推进大学生就业。结合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出了一些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业    职业生涯规划,又叫职业生涯设计,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

2、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当分阶段进行,但由于种种原因,当前很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念模糊,对自身的定位和未来的职业方向并没有明确的目标,而且学校对这方面所提供的指导和服务也不尽完善,有的学校甚至还是一片空白,所以了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认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加强这方面的指导和服务已经迫在眉睫。  一、大学生职业规划的现状  (一)学生自我认识模糊,职业

3、期望过高  经调查,50.5%的学生“了解自己最不喜欢和最喜欢的职业”,45.6%的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兴趣、能力”,40.3%的学生“清楚自己在职业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33.0%的学生“清楚自己毕业时将进行的职业选择”,28.8%的学生“清楚自己未来三至五年的发展计划”,26.4%的学生“了解自己将来从事职业的具体工作内容”,19.0%的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潜力有明确认识”。  不少大学生只盯住“三大”(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三高”(高收入、高福利、高地位)单位,很少有人主动愿意去欠发达地区。不少大学生选择以考取学

4、位和证书作为发展的主要路径,以考研来作为自己职业设计的目标,还有些大学生“为保险起见”准备了四条以上的发展路径,但这些路径的结果悬殊较大,路径之间也缺乏内在联系,发展方向和路径的模糊不清势必导致在实际选择中的犹豫不决,不利于核心职业目标的实现。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科学  有些大学生对经济学上讲的“最小成本、最大收益”津津乐道,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寻找“完美规划”上,希望“一次规划,终身受益”,在做规划时面面俱到,不愿舍弃,在行动中也不愿从小事做起,碰到困难就不知所措,不会灵活采取调整措施。实际上,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一个人

5、几乎是无法做出一个十全十美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况且,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和自身认识、能力的提高,职业生涯规划也是需要不断调整、与时俱进的。  (三)学校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的指导力度不够  从学校现有的人才培养与职业发展的服务来看,学校为学生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定期举办的各种与就业相关的讲座和召开的校园招聘会、及时提供的各种等级证书和各种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培训等,说明学校比较重视职业理论的灌输、就业信息的提供和就业素质的培养。但由于就业指导课程开设较晚而且略显仓促,讲座、培训带有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授课教师往往不是职业指导专家,水平欠

6、高而收效不大,故难以达到绝大多数学生满意。  二、对大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路  大学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站,对就业力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低年级开始,制定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了解职业,并通过各种社会活动,有意识地提高组织管理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应变能力,并根据自己的兴趣与能力不断调整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树立人职匹配的就业观。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落实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实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一)在大学各阶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在大学各阶段进行教育,对大学生就业能

7、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职业生涯规划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了解专业前景,树立职业规划意识。  对大一新生进行入学教育、专业教育、就业形势教育和职业意识教育,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明确的目标,找准定位。在大二大三阶段,强化职业认知教育,引导大学生科学确定职业目标,加强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开展初步职业经验培养,加强社交能力的培养、求职技能培养,引导学生自我检测,使大学生对职业目标作好充分的准备。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学四年级是一个冲刺期。除部分大学生目标是考研外,大多数大学生直接面临着择业就业。因此,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讲,顺利

8、就业和成功就业是他们面临的主要矛盾。为帮助大学生理想择业,实现成功就业,高校应当加强择业、就业观教育,强化就业心理素质教育。引导大学生选择合适的方向,作出个人发展的合理定位和科学规划,并付诸于实际的自觉行动,促进大学生成功就业。  (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