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探讨

关于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探讨

ID:21677750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3

关于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探讨_第1页
关于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探讨_第2页
关于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探讨_第3页
关于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探讨_第4页
关于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探讨  摘要草原生态保护建设的目标是有效修复和保护绿色草原,发挥并放大草原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文化功能,推进草原生态经济良性循环、持续发展。而且,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工程、政策的实施,也产生了一定的实际成效。但是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中确实存在一系列问题,一些具体的实施办法或措施等急需修正和完善。本文就草原生态的保护与建设谈了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草原保护建设问题建议  1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保护理念已经确立,但思路还有待改进  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部门到社会各界,都逐步开始意识到草原生态保护的重要性,草原生态保护的理念已经逐步树立。但草

2、原生态保护的政策和项目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矛盾,这几年关于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和项目的各种争论不绝于耳、是非难辨。不少草原生态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以及地方政府官员对草原生态保护政策和项目都有些不同看法和建议。其中一个要点就是草原生态治理的思路和方向问题。  1.2项目缺乏综合性及可持续性  实施的这些草原生态治理项目还存在一些缺陷。主要问题:缺乏整体性及综合性。项目之间相互割裂,没有统一性和相互之间的协调协作;有些项目甚至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部门系统内层层下达项目和任务,独立运作,即便作用于同一个牧区的项目也是各行其是、各为其主;项目建设内容单一,如退牧还草工程一般仅限于围栏和饲料粮补助

3、,同时围栏耗掉了项目大多数资金,而饲料粮补助标准又一成不变且偏低;草原生态治理工程中退牧还草、牧民定居、畜牧生产方式改进、饲草料基地建设、畜种改良、草场改良、草原生态监测等方面的综合性差。缺乏可持续性。牧区基层干部和牧民多数担心国家草原项目的长期性和可持续性。  1.3草原承包制面临一些问题  由于草场承包的推进力度不一,在草原建设方面也出现了差距,在有些地方由于各级政府思想统一、政策到位,承包制落实得好,牧民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畜牧业有朝着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经营方向演化的可能;而在另一些地方,承包工作走过场,相应的政策支持和投入均严重不足。草场承包到户后,带来不少生产和

4、生活上的经营性、技术性难题。主要有:牧户分散经营,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科技服务跟不上,舍饲半舍饲养殖等科学管理方式难以推进,不利于生产方式的切实转变。牧户分散经营,不利于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经营模式的实现,严重影响了畜牧业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制约了现代畜牧业的发展。  1.4退牧还草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目前,牧区集约化畜牧业还没有形成气候,牧业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集约化水平不高。一方面,牧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和设备落后,人员素质低,很难适应新时期草原保护和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包括牧区水利、交通、电力、围栏、住房问题、牲畜棚圈等在内的牧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从全

5、国统一大市场的角度看,根据农区、农牧交错带、牧区的资源优势进行经济分工的专业化市场还处于发展当中,农区有发展畜牧业的大量的资源优势,农牧交错带和纯牧区之间则可以进行专业化分工,牧区搞繁育,?r区搞育肥。但目前,农区和牧区的资源优势和分工优势体现还不足,特别是优质优价机制的缺乏使得通过农牧结合、农牧互补,达到以农养牧、共同发展的目的尚有一段路要走。  2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建议  2.1增强生态安全忧患意识  首先,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草原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教育广大干部和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高度,增强保护草原生态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第二,要

6、进一步认识草原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生态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内蒙古草原主要位于农牧交错带和绿洲荒漠带上,对人为活动和自然干扰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因此要善待草原、保护草原。第三,在草原生态建设中要坚持以预防、保护为主,以草原的自我恢复为主;在牧区资源开发利用中,要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确保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第四,各级政府要创造条件逐步做到人、草、畜三者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教育群众用现代理念来改变传统的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步建立起与草原生态承载力和草原环境容量相适应的生产和生活模式,做到牧区经济和草原环境协调发展。第五,要树立

7、正确的政绩观,尽快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各级领导班子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建立目标责任制、问责制,并加强督促检查。  2.2积极稳步实施生态移民  实践证明,生态移民是缓解草原压力、改善牧民生活条件,恢复草原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建议各地应依据草原生态容量,依托城市和中心城镇的辐射带动优势和吸纳能力,紧密结合扶贫开发和小城镇建设,对牧区和半农半牧区内生态脆弱地区、草原严重退化沙化地区,有计划、有步骤、因地制宜的实施生态移民。  2.3建议尽快出台草原生态补偿政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