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与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建设

地方政府与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建设

ID:21713160

大小:55.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4

地方政府与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建设_第1页
地方政府与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建设_第2页
地方政府与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建设_第3页
地方政府与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建设_第4页
地方政府与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方政府与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地方政府与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建设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地方政府财政资金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成了支撑主力,尤其是政府融资平台,代替政府进行直接与间接融资,满足了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巨额资金需求,大大加快了我国的城镇化进程。然而,随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数量与负债规模的急剧扩大,风险也在不断累积,存在着举债规模过大、违规担保、偿债能力弱等一系列问题。根据十八大报告精神,城镇化将成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如何协调推进城镇化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本文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入手,对城镇化建设中的融资平台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在当前形势下,地方政府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一、当

2、前我国城镇化现状城镇化是一个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指标,是伴随工业化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城镇化率从2002年的39.09%到2014年的54.77%,12年内以平均1.3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预计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为60.57%,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近年来,中国城镇化建设道路不断升级,新型城镇化将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2014年3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将新型城镇化道路上升为国家战略。在为中国经济长远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的同时,新型城镇化也给人们带来了

3、不少困惑,社会各界对其是否存在认识偏差、战略实施过程中有何现实困难、如何寻找改革突破口等关键问题的回答,决定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大局。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现状为了满足城镇化建设日益增加的投融资需求,两部分资金成为支撑主力,一是地方政府财政资金。二是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所谓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是指由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所属事业单位通过财政拨款或注入土地、股权等资产设立,具有政府公益性项目投融资功能,并拥有独立企业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包括不同类型的城市建设投资、城建开发、城建资产公司等。它是我国在特殊的财税体制下、在特殊时期的产物,是解决地方政府在公共产品供给上的资金短缺问题、规避制度约

4、束的一种变通手段。随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数量与负债规模的急剧扩大,在推进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风险不断累积:举债规模过大、过分依赖土地财政,经营性现金流严重不足、地方政府违规担保、偿债能力弱。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末,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为9.7万亿元,同比增长6.2%;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客户数量达到10932家。目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已逐步进入还债高峰期,约35.5%的贷款在2013年至2015年内到期。审计署2013年第24号审计公告显示,从偿债能力看,2012年底36个地方政府本级的223家融资平台公司中,有68家资产负债率超过70%;有151家当年收入不足以偿还

5、当年到期债务本息;有37家2012年度出现亏损。由此可见,融资平台代替政府投融资模式已不可持续。三、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根据国发〔2014〕43号文件要求:明确划清政府与企业界限,政府债务只能通过政府及其部门举借,不得通过企事业单位等举借;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融资平台公司不得新增政府债务。鼓励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等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事业投资和运营。该文件的出台是中央对地方政府融资行为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而当前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城镇人口的增加不可避免地带来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等多方面投资需求,预计到202

6、0年,城镇化建设资金缺口达到42万亿元,仍需举借大量政府债务。为落实中央关于“允许社会资本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和运营”的要求,积极稳妥支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必须创新市场化融资模式,放宽准入,完善监管,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用设施投资运营:一是对于纯公益性项目,如教育、就业、社保、医疗卫生、住房保障、文化体育及残疾人服务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应鼓励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的模式。二是对于经营性项目,应通过PPP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公用设施投资运营建设。三是通过创新项目融资模式的方式,发挥政府引导职能,将经营性项目和公益性项目有机组合,建立项目综合收益

7、平衡机制,改善基础设施项目的盈利条件,提高社会资金向公益性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的积极性。(一)政府购买服务模式根据国办发〔2013〕96号以及财政部专门出台的《政府购买服务管理办法》,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就是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把政府直接向社会公众提供的一部分公共服务事项,按照一定的方式和程序,交由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承担,并由政府根据服务数量和质量向其支付费用。运作方式如下:(1)纳入目录。地方政府拟定本级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指导目录,报同级政府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