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改革的思考

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改革的思考

ID:21723608

大小:2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4

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改革的思考_第1页
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改革的思考_第2页
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改革的思考_第3页
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改革的思考_第4页
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改革的思考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改革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改革的思考[摘要]电子商务是高职院校的新兴热门专业,其毕业生就业时遭遇到诸多困难,本文结合我院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实践,分析了我国高职院校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高职 电子商务 人才培养 改革  随着Internet的蓬勃发展,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量逐年递增,然而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仅为20%,对承担应用型高技能专门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而言,改革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成为当务之急。  一、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及就业状况  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和智联招聘统计,未来几年电子商务人才缺口达28

2、0万;北京地区电子商务人才需求列居首位。然而,国际电子商务师认证委员会(中国)研发中心的调查显示:2004年高校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签约率为20%,远远低于当年教育部公布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47%的平均就业率。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尤其是高职学生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  二、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电子商务专业的需求旺盛和就业率低形成了一对鲜明的矛盾。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在电子商务人才的培养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人才培养目标模糊。据调查:未能顺利签约的应届毕业生有76%是因为就业方向模糊。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并没有明确的培

3、养目标,一味强调电子商务专业所谓的“通才”教育,与现代企业岗位逐步专业化细分的趋势形成一定的反差。  第二,课程设置不合理。由于缺乏明确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上出现了“大拼盘”的现象,许多高职院校开设的电子商务专业只是对原有相近专业课程的简单调整,比如,对国际贸易专业加开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交易等课程,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加开贸易课程,这样的课程设置使得人才培养目标更加模糊不清。  第三,重理论轻实践。高职院校由于设备资源有限、实习基地缺乏、模拟实践与社会脱节等诸多问题,实践环节还相当薄弱,造成毕业生缺乏动手能力,很难适应企业的用人需求。  三、高职院校电

4、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几点思考  高职院校只有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教学计划编制、加强实践教学等方面深化教学改革,才能培养出适合企业用人需求的高技能应用型电子商务人才。  1.人才培养定位  电子商务是一个涉及计算机科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等学科的综合性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去把握:  第一,明确专业本质。电子商务的本质是商务。信息技术是手段,商务的顺利开展才是其本质和目的。  第二,细分专业方向。电子商务专业建设应以“大专业、多方向”为思路,多方向培养人才。目前,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基本分为三类:(1)精通技术的技术型。(2)擅长网络营

5、销和采购的商务型。(3)对企业电子商务进行规划的战略型。  第三,定位培养层次。高职院校应把为大量的中小企业培养事务层和实施层人才为主要目标,即学生只需要具备相应的商务知识和先进技术的实践操作能力即可。  2.合理编制教学计划  高职院校应以市场为导向,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实施不同的培养方案:  第一,合理分配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理论课教学以“必需、适度、够用”为原则,充分吸收电子商务师国家职业资格鉴定的内容;专业教学内容突出实用性、实践性和职业针对性,着重加大实践教学比例,注重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构建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第二,强调灵活性,广泛开设

6、选修课。学校应通过开设有针对性强的选修课、专题系列讲座、专业知识竞赛等形式鼓励学生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并参加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如专升本的可多学基础类课程;想做物流的可多学“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等课程;想做网站建设的可多学“网络软件应用与开发”等课程。实行分方向教学,以利于形成专业特长。3.突出实践环节  第一,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  高职院校实验室要避免单纯依赖模拟软件的做法。如我院就建立起模拟公司实验室,由教师指导学生组建并注册商务模拟公司,仿真地操作公司的实际业务。其次,最好购买系统模块较多的模拟软件,并尽量采用与电子商务师职业资格考试统一的模拟平

7、台,学生通过模拟可以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掌握电子商务流程。  第二,坚持校企合作  高职院校可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实现校企合作。校企合作的具体途径有:(1)让成员企业参与制定学校的人才培养计划,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用性。(2)委员会成员参加有关的教学活动,增加教学的实用性。(3)成员企业为教师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共同培养“双师型”师资。(4)接受并指导学生的岗位实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5)师生参与企业电子商务课题的研究与实际问题的解决,直接为地方经济和企业服务。  4.推行双证书教育。  高职院校应把“电子商务师职业鉴定”纳入专业培养计划中,

8、实现“双证书”教学培养模式。首先,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机构的建设。创造条件并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