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古诗乐园

走进古诗乐园

ID:21744051

大小: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4

走进古诗乐园_第1页
走进古诗乐园_第2页
走进古诗乐园_第3页
走进古诗乐园_第4页
走进古诗乐园_第5页
资源描述:

《走进古诗乐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走进古诗乐园  “不学诗,无以言。”曾经,孔子这样赞颂诗歌的价值。艾青也说:诗是艺术的语言――最高的语言,最纯粹的语言。在美好的早晨,童音清脆,书声琅琅,老师和孩子们用七彩的诵读开启一个个新的黎明。在儿童课程的盛宴上,古诗词的诵读是一道透着墨香味的国菜。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但短短15分钟的晨诵课,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诵读,分寸实在不好拿捏。一味地读,熟读成诵的目的达到了,但往往失去了诵读的“味儿”;如果语文色彩太浓,又把晨诵课上成了古诗词研究课,有点舍本求末的感觉。  在每日的古诗诵

2、读中,我们边读边诵,边诵边思。  一、幸福点击  诵读中,我们以新教育研发的晨诵教材为依托,结合孩子们的已有知识,选择了一些适合他们诵读的诗词:  1.点击适时的  所谓“适时的”就是符合诵读时令的。《新教育晨诵》教材,正好结合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编排了适合孩子们诵读的古诗词。如9月7日白露那天,我们诵读《闲居寄诸弟》;秋风萧瑟时,我们诵读《一叶落》;中秋来临,我们诵读《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待到九月重阳时,我们还可以诵读《九日齐山登高》;待白雪皑皑时,我们可以诵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咏雪》《卜算子?咏梅》。  2.点击贴近生活的  

3、生活是创作的源泉,生活也是学习的根据地。在诵读的选择上我们尽量以贴近孩子生活的诗词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如《问刘十九》《渔歌子》《采桑子?重阳》《观猎》等,这些诗中有孩子们熟悉的生活中发生的故事,容易引起他们的共鸣。  3.点击节奏感强的  诗原是乐语,古代的诗和乐是分不开的,中国诗词诗乐一体。而孩子们又比较喜欢唱歌。根据二者的特点,在内容上一方面我们尽量选择平仄明显、节奏感强的、易于孩子吟唱的作为晨诵的对象。如《水调歌头》《一剪梅》《清平乐?村居》等;另一方面我们还把谷建芬老师谱写的《新学堂歌》里的古诗词提供给孩子们。  4.点击意境美的

4、  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在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还侧重于那些意境优美的古诗词,以便在吟诵中启发学生借助音乐的渲染和个体的想象去填补诗句的含蓄和跳跃,丰富诗句的语言画面,引领孩子在晨诵中走入空灵的意境,提高晨诵的幸福指数!如《苏幕遮》《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天净沙?秋》等。  二、幸福旅程  1.读一读,读懂诗题  古诗的诗题是诗的关?I部分,本身就富有丰富的信息。在导入环节,我配以古典音乐的播放,引领孩子们就诗题说一说自己对所诵诗词的了解。如在中秋前一天诵读《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先让孩子们在音乐中说说对“中秋”的了解,聊聊“中秋”习

5、俗,从而走进古诗,进入诗的整体意境,对诵读材料有一个整体把握,为后来的诵读埋下伏笔!  2.读一读,读好韵律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诗境。在古诗词的诵读指导中,我让孩子们根据声调标出“平仄”律,找出“韵脚”,进行有节奏、有韵律地自由地诵读。在指导中,我还根据古诗词特点给孩子们配上一些轻音乐或古筝名曲,从而让孩子们走进一个感性的韵律世界,初步读出味道来!  3.读一读,读美意境  读好韵律只是让孩子走进诵读的感性阶段,我们知道,儿童有着超成人的形象思维,同时这也是他们主要的思维方式。在诵读指导中,我们

6、还可以引导孩子在想象中诵读,在诵读中想象,从而进入一种意境,走入意境,再去诵读。如诵读《池塘晚景》《立秋》《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这些描写秋天的古诗,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媒体展示、展开想象等方法,引导学生进入诗中所描绘的清丽的秋夜意境中,使自己身临其境。通过诵读,孩子们仿佛已经看到了明月、听到了露珠滚动的声音;他们看见了水面荡起的波纹,听见了剪刀裁衣的声音;看见了睡觉的,听见了树枝摇摆的声音……一幅幅画面再现了各种古诗词的意象,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秋夜的迷人,体会古诗中那难以忘怀的意境,感受作者的灵感。这时诵读传送的不仅是一种言语,还有一幅画

7、,一幅整体的画,如诗般不可解,只能用直觉去感觉,不能用苍白的语言去描述!诗中固有的意境因添加了孩子的想象中个人的感情色彩,就有了一些灵动,诵读也就有了一丝情味!  4.读一读,读出情趣  在古诗词的晨诵指导中,除了借助“韵律”,“意境”诵读外,最重要的是要指导孩子读出诗中的情趣,这种读才是真正的诵读!  何为情趣?依照语文课程标准的描述,可理解为人的情感。诗歌作为文本形式,是诗人的生活和情感的真实写照。如《秋风词》中的李白在月圆之夜看着栖息在已经落完叶子的树上的寒鸦,因为离别而黯然神伤。这是独属于诗人的!当诗歌成为诵读文本时它又是属于孩子们

8、的!课堂上孩子们通过多次的诵读批文入意,从而把自己读成李白,将李白的情感读成自己的情感,达到“我即是李白”“李白即是我”的忘我境界,分担着诗人的忧愁,他们时而闭眼聆听,时而低声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