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专题

2011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专题

ID:21778043

大小:3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4

2011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专题_第1页
2011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专题_第2页
2011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专题_第3页
2011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专题_第4页
2011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专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专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1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专题关河令)周邦彦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永!注释①时:片时、偶尔的意思。②伫:长时间的站立。译文 秋天了,尽管天气转晴,但暮色迅速袭来。整个庭院,都笼罩在凄冷的感觉之中了。一个人在庭院里悄然站立许久,听到的只有寒夜里秋风吹过的声音。连南飞的大雁都早无踪影,再也听不到它们飞过高高的云层所发出的鸣声。夜色深了,人们都已散去,周遭更加凄冷寂静。只有灯光将不眠人的身影,映照在墙壁上。寒夜将酒意驱除得一干

2、二净。哎!这漫漫长夜,教人如何去消受呢?鉴赏此词写羁旅孤栖的情景。全词以时光的转换为线索,表现了深秋萧瑟清寒中作者因人去屋空而生的凄切孤独感。作者意写心境、写情,但主要笔墨却是写环境,而白日萧瑟清寒的环境浸透了主人公的凄清之感,夜半沉寂冷落的环境更浸润了主人公的孤独感。 海南卷春日秦国怀古唐)周朴荒郊一望欲消魂,泾水萦纡傍远村。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注释①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②泾水: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萦纡:旋

3、绕曲折。③原:同“塬”,黄土高原地区因冲刷形成的高地,四边陡,顶上平。④残阳:夕阳。【译文】春日里遥望荒郊,看着泾水曲折地流去,环绕着远处的村落,无限愁绪从胸中升起。众多的牛马放牧,导致原上春草殆尽。耕破了田地,发现了古碑,证实了这里就是秦国故地。积雪茫茫的山峦,在黄昏中变得更加苍茫;夕阳伴着云烟,让树林变得更加昏暗。行走好几里路,还都是茫茫黄沙。太荒凉了,想想这秦地当年的繁盛,的确让人不堪回首。【鉴赏】《春日秦国怀古》是晚唐诗人周朴的一首作品。这是一首怀古诗。诗的前六句描绘眼前之景,后两句表达了怀古伤今

4、之情。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之滨,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的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这首诗在格律上用韵规范,对仗工整,在写作技巧上采用了触景生情、寓情于景、写哀景抒哀情的手法,在情感上则蕴含了一种低沉、落寞的思想情绪。福建卷晓至湖上(清)厉鹗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注释】①湖: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影。【鉴赏】《晓至湖上》载于《清诗选》

5、,是清代浙西词派的代表人物厉鹗的作品。这首诗情感丰富。从“人意静”、“寒雾生”等语可以看出作者喜爱幽静;“临水”、“稍见初日开”等词句则表达了作者亲近自然之意;而从“安得学野凫”、“逐清景”又可看出作者向往自由以及对自由暂不可得的惆怅之情。“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是写景名句。从表达技巧的角度看,此联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近写听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同时采用了对偶的手法,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形象丰满,层次分明,构建

6、了开阔、淡雅、幽静、清新的意境。湖北卷望海楼晚景五绝(宋)苏轼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从今潮上君须上,更看银山二十回。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青山断处塔层层,隔岸人家唤欲应。江上秋风晚来急,为传钟鼓到西兴。楼下谁家烧夜香,玉笙哀怨弄初凉。临风有客吟秋扇,拜月无人见晚妆。沙河灯火照山红,歌鼓喧喧笑语中。为问少年心在否,角巾欹侧鬓如蓬。【注释】①望海楼:又名望潮楼,在杭州凤凰山上,是杭州的名迹。②指顾:即指点顾盼之间,言其快。犹如说须臾、一会儿。③时:时时。掣(

7、chè):拉,拽。紫金蛇:形容闪电的形状和色彩。.④西兴:即西陵,在杭州对岸萧山区境内,相传为越国范蠡屯兵之处。引【译文】 海上波涛像直线一样滚滚而来,望海楼前指点顾盼的瞬间波涛便成了一堆堆的白雪。如今潮水翻涌向上你也要再上层楼,再来观看白浪形成的银山,看它二十回也不嫌多。 大风吹打雨水斜着飘进望海楼,壮丽的景观应该用华美的辞句来夸赞。风雨过后潮水平静江海碧澄,时时闪过的电光形成紫金般的龙蛇。青山断开的地方有层层的塔,隔条江水想要回应对岸人家的呼唤。傍晚,江上的秋风吹得很急切,为的是把钟鼓的声音传到西兴。

8、夜晚,谁家在望海楼下点燃炉香,玉笙哀怨的的乐曲在刚刚有凉意的时候响起。有位客人面对秋风在扇子上题诗,祭拜明月让人无法看见你的晚妆。沙河上的船灯将山照红,歌声鼓声在笑语中喧响。问一问少年的心思在哪里,只见他方巾斜在一旁以致头发散乱。【鉴赏】这组诗共五首,作于公元1072年(熙宁五年)。当时苏轼被派遣杭州担任州试的监试。院试余暇,得以到凤凰山上的望海楼闲坐,写下这五首诗,分别咏江潮、雨电、秋风、雅客、江景,各具情韵。其中第二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