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法权人格”理论谱系述论

西方“法权人格”理论谱系述论

ID:21778299

大小:70.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0-24

西方“法权人格”理论谱系述论_第1页
西方“法权人格”理论谱系述论_第2页
西方“法权人格”理论谱系述论_第3页
西方“法权人格”理论谱系述论_第4页
西方“法权人格”理论谱系述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西方“法权人格”理论谱系述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西方“法权人格”理论谱系述论摘要:自由且平等的法权人格理念及其实现问题,是各种西方现当代政治哲学和道德哲学理论的共同课题。在法权人格的理论证成上,英、法、德、美四国的法哲学经典理论却显现出不同的范式倾向,可以归纳为:“保权利、限权力”式,“反专制、求平等”式,“崇自由、求共存”式,“权利即正义”式。这些范式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法权人格理论嬗变谱系,其共同志趣在于,从不同视角来探求现代性法治的伦理根基。  关键词:法权人格;权利;权力  :D90文献标志码:A:1002—7408(2012)010—0110—03  以自由平等的法权人

2、格概念为切入点,考察近代以来的英法德美四国经典思想的演进史,再对四国思想谱系进行比较和归纳,可揭示法权人格的丰富内容。英国自然法理论从自然权利和自然法则之预设推导出法权人格理论,证明权利至上性和权力的有限性。法国法权经典从人格的平等原理推导出人格自由和权利,旨在对专制暴政加以否定。德国从人格自由本质推导出法权人格,法是自由的基地和权利的体系,而国家是个人权利与社会普遍利益的统一。当代美国法权人格理论,是对英、法、德法权人格理论范式的一种综合和发展,其把自由且平等的法权人格理论视为国家宪政制度的正义伦理之根基。  一、“保权利、限权力

3、”的法权人格范式  英国经典自然法理论的重心是权利,突出个人权利的优先性、绝对性和不可侵犯性,其自由就是个人权利免于他人侵害、干预或强制。法律和国家的根本目的,就是平等地保护每个人的法权人格免于他人侵犯,并限制权力的滥用。  霍布斯和洛克奠定了西方现代法权人格理论的基本主题,标志着法权人格理念的初步形成。自然法权人格得到人定法的承认和保护,是法和国家产生的伦理根据。霍布斯把“自我保存”视为个人的基本自然权利,“所有这些自然法法则都源自理性的一条命令,即迫使我们要追求我们自己的保存和安全。”[1]成立法和国家的目的就是为了结束个人之间

4、相互侵害的狼与狼的关系,实现每个人的自我保存和安全。按约建立国家的制度目的是为了全体的和平与防卫,“世界之所以要有法律不是为了别的,就只是要以一种方式限制人的天赋自由,使他们不互相伤害而互相协助,并联合起来防御共同敌人。”[2]霍布斯要证明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要建立国家和制订法律;他认为没有主权和法律的地方,就没有正义与非正义、罪与非罪之别,也没有个人权利和自由的普遍保障。洛克《政府论》确立了国家“为民”理念和个人法权至上理念,这是现代社会两大基本理念。他认为,人人生而拥有“享受自然法的一切权利和利益,他就自然享有一种权力,不但可以保

5、有他的所有物——即他的生命、自由和财产——不受其他人的损害和侵犯,而且可以就他认为其他人罪有应得的违法行为加以裁判处罚,甚至在他认为罪行严重而有此需要时,处以死刑”。[3]他提出了三大自然权利神圣不可侵犯的命题,即个人天生拥有的生命、自由、财产三大自然权利是绝对的和不可剥夺的。  密尔的最大功绩在于,他提出法权人格的自由限度界定问题上。密尔试图寻求一条个人自由权利与社会干预之间的边界。既为个人划定了绝对不受他人干预的权利领土,也同时为社会干预划定了一定限度,即权利与权力的边界划分问题。“任何人的行为,只有涉及他人的那部分才须对社会负

6、责。在仅只涉及本人的那部分,他的独立性在权利上则是绝对的。对于本人自己,对于自己的身与心,个人乃是最高主权者。”[4]密尔在这里提出了“社会责任”的概念,这实际上表明个人自由已经不再是绝对放任的了,但密尔只是想划清个人法权自由独立与社会权威干预之间的分界线。  伯林和哈耶克等人代表着当代英国传统法权思想的回归。伯林提出了两种自由模式理论,认为个人享有法权人格不受他人强制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当然也不反对自我理性自主自由,而是反对那种以理性能力不足为由,来把所谓个别伟人的意志强加于他人的那种理性自由,认为这种积极自由易于导致“自由”的

7、新型专制暴政。伯林所要构建的自由概念,就是一种防止他人侵入的个人最低限度的领域,而这个领域是个人人格存在的唯一绝对屏障,“我所要反抗的,就是这种贬抑我的人格的行为”,“必须建立一个自由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自由具有某种疆界,任何人都不能逾越这个疆界,来侵犯到我的自由。”[5]因此,伯林摘要:自由且平等的法权人格理念及其实现问题,是各种西方现当代政治哲学和道德哲学理论的共同课题。在法权人格的理论证成上,英、法、德、美四国的法哲学经典理论却显现出不同的范式倾向,可以归纳为:“保权利、限权力”式,“反专制、求平等”式,“崇自由、求共存”式

8、,“权利即正义”式。这些范式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法权人格理论嬗变谱系,其共同志趣在于,从不同视角来探求现代性法治的伦理根基。  关键词:法权人格;权利;权力  :D90文献标志码:A:1002—7408(2012)010—0110—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