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西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研究

广州西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研究

ID:21808631

大小:5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4

广州西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研究_第1页
广州西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研究_第2页
广州西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研究_第3页
广州西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研究_第4页
广州西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广州西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广州西关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研究: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历史街区保护的发展历程、文献及实际案例进行研究,结合笔者对广州西关地区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提出西关地区历史文化对于当代具有"美学"、"记忆连续性"、"多样性"以及"经济"等方面的价值;同时通过对该地区的不断探索,建议下一步保护工作可从强调传统城市肌理、街巷空间设计的物质层面,转向更多的围绕"保留历史街区生活空间、延续传统生活模式、增加社区配套、完善市政管X"等方面探索激励、引导性的复兴政策措施的制定,并提出一些探讨性建议。  关键词:广州西关,旧城更新,传统街区,历史街区保护,城市规划  Abstract:thisarticleth

2、roughtothehistoricalblockprotectionathomeandabroadandthedevelopmentcourse,literatureandtheactualcases,andbiningthefromxiguanareaoffieldsurveystudy,putsforporaryshangareahas"aesthetics","memorycontinuity,""diversity"and"economic"ofvalue;Butatthesametime,throughtotheregion,exploring,suggested

3、thenextstepcanemphasizethetraditionalprotectionfromskintexture,thecitystreetspacedesignatthemateriallevel,turningtomorearoundthe"keepthehistoricalblocklivingspace,continuationoftraditionallifemode,increasemunitysupporting,perfectingthemunicipalpipelineeasurestheformulation,andputsforeSugges

4、tionsdiscussed.  Keyxiguan,theoldcityupdate,thetraditionalstreets,historicalblockprotection,urbanplanning      :TU984:A:  引言  历史街区是组成城市环境和历史特征的重要人文因素,是城市历史文脉的表徵与物化,是现代都市不可替代的重要标识和发展资源。  在近年来飞速的城镇化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中,有些历史文化名城,虽然制定了保护规划,一旦面对城市发展、经济利益等就变得束手无策,只能任由推土机将那些看似破旧、环境糟糕的历史街区碾平。原因何在?简单说来,关键还是没有

5、认识到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巨大价值,它远远超越了将其推平后再重建后所带来的利益。  1.西关的历史变迁  西关,是广州人对市中心荔湾区内北起西村,南滨珠江,东至人民路,西至小北江这一带的称呼,因古时位于广州城西地区得名。西关地区历史悠久,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西关地区在宋代才逐渐出现商业聚落。到明代期间形成了当时广州主要的商业街区。至清代,广州“一口通商”之后,进出口贸易及与内地的商业发展,手工业、商业人口不断发展,对住宅建筑的需求也急剧增多,进而形成很多较为完整的"特色住宅”商住街区。民国广州建市初期,拆除西门一带城墙,西关正式与中心区连成一片,成为广州市中心城区的一部

6、分。  现今的西关,老城区内总用地面积约540万平方米,是广州的城市传统风貌改变的最少、传统文化遗存保留最多、传统文化气息保存最完整的区域,保留了许多清代、民国时期的历史建筑和老街区,以及在广州其他地方已消失的当地传统工艺、文化节日、地方方言等宝贵的非物质历史文化遗产。  2.西关地区历史文化街区的现存问题  2.1历史街区内的历史风貌建筑损毁严重  西关地区最出名的建筑莫过于西关大屋与骑楼街。西关大屋是清代豪门富商在西关地区兴建的极具岭南特色的广州传统民间住宅形式,现在的西关大屋大部分都是民国时期改建的,或是当代重建、复修的,有文物价值的西关大屋几乎均被拆毁。  西关的历史

7、建筑独具特色还有骑楼,然而,从二十世纪90年代开始,广州市为拓宽西关老城区交通道路,建设内环线、高架桥、地铁沿线商业等,开始大量的拆除沿街骑楼,岭南风格的沿街风貌遭到严重的破坏。  2.2历史街区原有的肌理和空间形态较少完整保留  西关地区的建设不是按传统官方建都制度正式规划自上而下建成的,而是自由发展、追求实用的聚合而自下而上慢慢形成的。居住模式以一个个街坊构成,传统居住街坊格局,方格形街巷系统。  然而在这些历史街区中,有大量未被列入保护的传统民居。由于年久失修与保护管理不善、又遭遇旧城改造运动以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