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宇自控系统施工方案及施工重点

楼宇自控系统施工方案及施工重点

ID:21924511

大小:5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5

楼宇自控系统施工方案及施工重点_第1页
楼宇自控系统施工方案及施工重点_第2页
楼宇自控系统施工方案及施工重点_第3页
楼宇自控系统施工方案及施工重点_第4页
楼宇自控系统施工方案及施工重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楼宇自控系统施工方案及施工重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楼宇自控系统施工方案及施工重点1工艺流程施工准备…-电管预留预埋…-设备幵箱、检验、材料检验…-DDC控制器箱体及辅控箱安装-…楼宇控制前端设备安装…-DDC控制器的保护管敷设----缆线敷设----校接线…-终端机房设备安装接线…-仪表单回路调校…-各DDC子系统调试-…联调…-系统集成调试。施工准备DDC单体调试安装电缆敷设、通断、绝缘测试DDC功能测试合格合格合格调试完毕线缆芯数分朿绑扎。绑扎间距不宜大于丨.5m,间距应均匀,松紧适度。2.2线缆终接要求线缆屮间不允许有接头。线缆终接处必须牢

2、固,接触良好,一般需采用冷压接头,特殊要求的地方采用锡焊工艺。线缆终接应符合设计和施工操作规程。线缆在终接前,必须核对线缆标识内容是否正确,线缆两头必须套上机打号码管。对于有极性的线缆,必须区分极性进行终接,一般要求线缆的红色线接正,其他颜色的线接负。2.3校接线由于楼控系统中接线端子多,在校接线过程中应注意如下:仪表校接线除设计规定可用500V兆欧表检测绝缘外,其余一律不得用兆欧表,应用专用的测量仪器(常规的采用万用表);DDC箱及辅控箱闪布线应用绝缘尼龙扎带捆扎,切忌用金属代用,以防线乱而产生

3、电容效应,导致误信号;弱电接地保护与弱电接地取消静电网络应严格区别,绝不能混淆,以防强电在瞬间对地短路对弱电系统的模块损坏;为保证导线无损伤,剥线时应注意不要损伤到导线;导线与端子排间采用焊接或压接方式,均应牢固可靠;控制器及辅控箱内的导线不应有接头,导线芯线应无损伤;每个接线端子的每侧接线宜为1根,不得超过2根。对于插接式端子,不同截面的两根导线不得接在同一端子上。3设备安装3.1系统设备安装条件(1)室内装修和BAS表面安装的元件、设备的协调作业方案,已经得到确认;4(2)地囬、墙面的预留孔洞

4、、地槽和预埋件等应与合同一致,并经过业主方验收;(3)施工区域内能保证施工用电;(4)施工现场有影响施工的各种障碍物已提前清除;(5)与BA系统相关的各设备已安装完毕(或需要配合共同安装);(6)BA系统设备安装完后有条件并能采取进行成品保护措施;3.2系统设备的安装中央控制器及M络通讯设备应在中央控制室的土建和装饰工程完工后安装;没备及没备各构件间应连接紧密、牢固,安装用的坚固件应有防锈层;设备在安装前应作检查,确定其外形完是否完整,A外表而漆层是否完好,设备内主板及接线端口的型号、规格是否符合

5、设计规定;按系统设计图检查主机、网络控制设备、UPS、打印机、HUB集选器等设备之间的连接电缆型号以及连接方式是否正确。尤其要检杏其主机与DDC之间的通讯线;检查系统电源是否到位,电源是否符合设计要求。3.2.1室内温、湿度传感器的安装(1)温、湿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不应安装在直射的位置,远离有较强振动、电磁干扰的区域,其位置不能破坏建筑物外观的美观与完整性,室外温、湿度传感器应有防风雨防护眾。应尽可能远离窗、门和出风口的位置,如无法避开则与之距离不应小于(2)并列安装的传感器,距地岛度应一致,髙

6、度差不应大于lmm,同一区域内髙度差不应大于5mmo(3)温度传感器至DDC之间的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应尽量减少因接线引起的误差,对于镍温度传感器的接线电阻应小于3Q,IkQ铂温度传感器的接线总电阻应小于1Q。3.2.2风管型温、湿度传感器的安装(1)传感器应安装在风速平稳,能反映风温的位置。(2)传感器应在风管保温层完成后安装,安装在风管直管段或应避开风管死角的位罝和蒸汽放空口位置。(3)风管型温、湿度传感器应在便于调试、维修的地方安装。(4)风管型温、湿度传感器应安装在风管保温层完成之后。3.

7、2.3水管温度传感器的安装(1)水管温度传感器应在工艺管道预制与安装同时进行。(2)水管温度传感器的开孔与焊接工作,必须在工艺管道的防腐、衬里、吹扫和压力试验前进行。(3)水管温度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应在水流温度变化灵敏和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不宜选择在阀门等阻力件附近和水流流速死角和震动较大的位置。(4)水管型温度传感器的感温段大于管道口径的二分之一时,可安装在管道的顶部,如感温段小于管道口径的二分之一时,应安装在管道的侧面或底部。(5)水管型温度传感器不宜安装在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和焊接。3.2.4压力

8、、压差传感器、压差幵关安装(1)传感器应安装在便于调试、维修的位置。(2)传感器应安装在温、湿度传感器的上游侧。(3)风管型压力、压差传感器的安装应在风管保温层完成之后。(4)风管型压力、压差传感器应在风管的直管段,如不能安装在直管段,则应避开风管内通风死角和蒸汽放空口的位置。(5)水管型、蒸汽型压力与压差传感器的安装应在工艺管道预制和安装的同时进行,其开孔与焊接工作必须在工艺管道的防腐、衬里、吹扫和压力试验前进行。(6)水管型、蒸汽型压力、压差传感器不宜安装在管道焊缝及其边缘上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