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工学院应用型人才大类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

淮海工学院应用型人才大类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

ID:21925934

大小:50.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5

淮海工学院应用型人才大类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_第1页
淮海工学院应用型人才大类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_第2页
淮海工学院应用型人才大类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_第3页
淮海工学院应用型人才大类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_第4页
淮海工学院应用型人才大类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淮海工学院应用型人才大类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淮海工学院应用型人才大类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淮工院发〔2012〕211号)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大力推进“本科教学工程”,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构建具有我校特色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决定,借鉴完全学分制改革成功经验,从2012年起,实行以“大类培养”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改革指导思想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校发展目标,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核心,深入推进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2、打破学科专业壁垒,优化整合教学资源,结合重点专业类建设项目实施宽口径大类培养,大力倡导研究性教学和个性化自主学习,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素养和创新精神,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二、改革基本原则1.以德为先,育人为本以社会需求和学生成长为导向,坚持德育为先,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制定科学、先进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校园内外、课堂内外的整体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和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2.整合资源,拓宽口径充分利用学校现有学科

3、教育资源优势,以品牌特色专业为核心,打破学科专业壁垒,整合教学资源,构建“大类培养”多学科交叉的宽口径人才培养体系,妥善处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理论与实践、主干学科与相关学科、教与学等方面的关系,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3.尊重个性,多元培养借鉴完全学分制改革成功经验,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探索实行学分制下弹性教学管理制度和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逐步扩大学生在专业和课程方面的自主选择权,加强对学生的学业指导,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大的空间,激发创新潜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4.突出实践,强化特色将创

4、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进一步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按照大类培养要求,优化课程体系,建立分阶段、开放式、综合化实践教学平台,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校企合作,充分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合力,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5.结合实际,稳步推进大类培养改革不是相近专业的简单归并,而是涉及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方法的一次深刻改革,要结合专业特点和实际,有选择的开展改革试点,不断探索,稳步推进,切实把改革成效体现在人才培养质量上。三、改革主要任务及内

5、容1.按学科专业大类分段培养改革原有单一学科背景下的专业教育模式,对适宜进行大类培养的专业,按照“学科相近、基础融通”的原则,按学科或专业关联度,以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的专业为核心,划分为不同的学科专业大类。学生入校后,前两学年按大类打通培养,学习相同的公共基础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从第三学年开始,根据学生所选择的专业和专业方向,进行宽口径专业分流培养,从而实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我校2012级共有58个本科专业招生,首批参与大类培养改革试点的本科专业共43个,涉及14个学科专业大类,具体专业分类情况如下:机械工程类:机械设计制造

6、及其自动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工业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电气信息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土木水利类:土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化工与制药类: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环境与安全类:环境工程、安全工程;材料类:材料化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海洋与生物类:海洋科学、生物技术、海洋管理、动植物检疫;食品与生物工程类: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水产科学类:水产养殖学、水族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海洋地理信息类:海洋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大商科类:

7、工商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法政类:法学、行政管理;艺术类:工业设计、艺术设计。2.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建立与应用型人才大类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1)构建“三级平台,六大模块”的课程体系结构框架,具体如下:通识教育平台:全校各专业打通设置,包括公共基础必修课程、素质与能力拓展课程,其目的是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大类教育平台:面向专业大类内所有专业的学生设置,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体现多学科交叉的共同基

8、础课程,按专业大类统一开设,包括大类基础必修课程和学科基础必修课程;专业教育平台:包括体现专业特色的专业主干课程和分方向设置,面向大类学生自由选修的专业选修课程。课程类别课程性质课程描述建议学分通识教育平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