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手段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手段

ID:21975646

大小:4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6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手段_第1页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手段_第2页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手段_第3页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手段_第4页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手段_第5页
资源描述: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手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手段苏州市西山中学黄铁军内容摘要:创新教育如今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创新教育的实施效果成败与否的关键是能否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本文结合教育实践做有益的探索,也为今后进一步实行新课程进行有益的尝试.关键词:新课程课堂教学创造性思维自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创新教育如今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江泽民同志指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可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那么教学中应该如何依据学科特点,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呢?本文结

2、合自身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手段:一、教师的教学应具有创造性课程改革的第一点是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提出新的要求,即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从传统的应试教育中跳出来,具备明晰而深刻的创新教学理念和不断进取的精神.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创造精神,把教学的重心和立足点转移到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学习上来,使学生成为学的主人,学的能手.所以要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改变教师观念,改革陈旧的教学方法势在必行!(一)树立数学教学的新理念数学教师应转变自身的角色意识,努力成为“平等的首席”.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

3、,“我将你听”、“我教你学”,学生处在被动的状态,师道尊严使学生的个性不能展现,学生的潜能得不到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受到遏制.教师应成为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激活”二字上.激活学生思维,抓住学生思维特点,巧妙设疑,通过讨论、辨析,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二)营造新型的课堂氛围良好的数学课堂氛围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激发.学生在学习中保持愉快和轻松,有利于发挥巨大的学习潜能.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态度、情感是影响学生情绪、激发学习动机、启发创造性思维的有利因素.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积极与消极取向,首先来自教师对他们的影响,教师首要任务应营造

4、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建立一种探索创新的心理愿望与心理趋向.同时教师应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尽量减少对他们无谓的限制,如:严格的坐姿、不能有声音.给他们自由的表现机会、宽松的环境,发展创造性思维.6二、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课堂设计如何?学生学习兴趣怎样?教师引导如何?是鼓励还是遏制学生创造力?等等问题都是学生创造性思维激发的成功与否、效果如何的关键因素,而这些因素完成质量最主要的还是在课堂,而课堂的关键是理解、钻研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因此下面结合苏科版教材、围绕课堂教学探讨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手段:(一)创设情境 激发创新性思维创设教学情境就是让学生置

5、于特定的情境之中,深入体验教材的情感,提高学生学习情绪,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才有可能被激发,学生才会积极主动求知,做学习的主人.例如:在“凤凰数学网”上看到了《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的引入是这样进行的:1.当你行走在太阳光下时,什么会时刻伴随着你?(学生回答:影子)2.你能举出生活中影子的例子吗?(调动情绪)3.根据学生回答,演示手放置的不同,影子大小也不同(活跃课堂气氛)4.你能发现物体的高度和影长之间的关系吗?(激发创新思维)5.学生亲身体验:分小组到操场测量木杆的高度和影长,数据记录下表:(实践探索)木杆木杆长度杆影长度甲乙丙6.归纳类比,总结结

6、论(观察数据、发现规律)这节课的设计可以看出,教学内容的安排是按照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其方法要有序可寻,循序渐进.整课方略由(1)创设情景→(2)调动情绪、活跃课堂气氛→(3)激发创新思维→(3)实践探索→(4)抽象、推理→(5)发现规律性等诸环节组成,其整体有机的综合一体则是学习数学的过程.通过这样的实验和一系列的问题思考,学生便发现了在同一时刻物体的高度和影长之间的关系,整个过程学生都积极动手、动脑,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从中体会到主动思维、求新创新的快乐,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热情,教师把传授知识的过程演化为引导的过程,并实现自然化,激发了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二)引

7、发兴趣激发创造性思维6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与学生对某些活动的兴趣和爱好有着及其重要的关系.教学经验告诉我,有极大兴趣的学习会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维.例如:在《用字母表示数》这一节内容时(苏科版七年级上),笔者是这样安排引入的:多媒体播放一段儿歌:一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扑通1声跳下水;两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扑通2声跳下水;三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扑通3声跳下水;……师:同学们能用一句话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