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聂耳的创作歌曲

浅议聂耳的创作歌曲

ID:22029771

大小:62.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26

浅议聂耳的创作歌曲_第1页
浅议聂耳的创作歌曲_第2页
浅议聂耳的创作歌曲_第3页
浅议聂耳的创作歌曲_第4页
浅议聂耳的创作歌曲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聂耳的创作歌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聂耳的创作歌曲:J05:A:1672-1578(2010)07-0034-02    :聂耳,是一位自学成才、早熟的、多才多艺、充满青春活力的人民音乐家。他为社会而生,他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典范。本文从聂耳的简介、歌曲创作风格与特点、聂耳音乐作品介绍等几个方面来阐述与诠释。  关键词:聂耳歌曲音乐作品  “不同生活接触,不能为其生活的创作;不锻炼自己的人格,无由产生伟大的作品。”这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开路先锋、人民音乐家聂耳所说过的话。鲁迅先生说过,世界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最先走的人,必然是开路先锋。中华民族

2、先进文化杰出的青年代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的先驱、新音乐运动的奠基者、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聂耳,他就是这样一位自学成才、早熟的、多才多艺、充满青春活力的人民音乐家。他短暂而又辉煌的一生,是为开辟我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披荆斩棘,勇开新风,为时代呐喊,为祖国献身的一生。这就是聂耳,他为社会而生,他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与时俱进的革命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一、聂耳生平简介  聂耳,原名聂守信,(改名为“聂耳”的原因是因为他的耳朵特别灵)云南玉溪人,1912年2月出生于云南省昆明。聂耳从小喜爱音乐,1918年就读于昆明师范附属小学。他从小聪明好学,在此期间聂耳利用课余

3、时间,自学了笛子、二胡、三弦和月琴等乐器,并开始担任学校“儿童乐队”的指挥。1922年,聂耳进入私立求实小学高级部,1925年考取云南省立第一联合中学插班生。当时正值中国南方兴起第一次国内革命风暴,与此同时,他开始受到进步书刊和《国际歌》等革命歌曲的影响。  1927年聂耳毕业于云南省立第一联合中学,并进入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校期间他参与了学生组织的“读书会”活动,并与好友组织“九九音乐社”等相关音乐活动,经常参加校内外的演出活动。在这期间,他还自学了小提琴和钢琴。在1931年4月时,聂耳考入黎锦晖主办的“明月歌舞剧社”,担任小提琴手。1932年7月发表《中国歌舞短

4、论》,并因批评黎氏被迫离团。1932年11月,进入联华影业公司工作,参加“苏联之友社”音乐小组,并组织“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参加左翼戏剧家联盟音乐组(苏联之友社)。1933年,由田汉介绍聂耳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4月,聂耳加入百代唱片公司(中国唱片厂前身)主持音乐部工作,与此同时建立百代国乐队(又名“森森国乐队”)。这也是聂耳最多产的一年。  1935年初,聂耳创作了著名的《义勇军进行曲》。1935年1月聂耳任联华二厂音乐部主任。1935年7月17日,年仅23岁的聂耳在日本藤泽市游泳时不幸溺水身亡。一颗如此闪亮的巨星就这样陨落,但他给我们留下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音乐作

5、品,却永远是祖国的骄傲。  二、聂耳歌曲创作风格与特点  在我们认为,聂耳歌曲创作的成功,是因为他运用新的创作方法。从他开始创作的时候,他对生活和艺术就抱有一种新态度。所以他能立足于现实,预见到未来,在层层的社会压迫下预见抗争的烈火,在无边的黑暗中预见到光明。因此,他的歌曲在揭露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矛盾时,始终洋溢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态度,他的歌曲在艺术形式上有了创造性的革新。在他的歌曲中既有鲜明的形象特征,又有严密的组织结构;既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又有强烈的时代气息。这种结构形式与陈规束缚的规格绝然不同,它是与音乐形象融合无间的新型的形式、韵律。正因为这

6、样,他使中国群众歌曲第一次提高了艺术价值,并奠定了这种体裁的历史地位。  我们在聂耳的歌曲当中,难以看出音乐与民族音乐语言的具体联系。聂耳歌曲音乐形态具有简单、朴实性,单一的旋律线条;组成结构简单;没有变化音的自然五声或自然七声调式;顺其自然的动势。聂耳之所以以这类方法创作歌曲并获得成功,是由于在特定的时代背景、特定的表现内容的要求下,这种音乐并不适用于民间音乐风格语言。而我国民族音乐语言或流利清新、或飘逸空灵、或温柔敦厚、或庄重沉郁、或自由奔放的风格基调,与当时歌曲创作的抗日救亡题材、与工人、群众、学生、妇女、教师等城市阶层人物的时代情感和审美趣味等都不适合。所以聂耳

7、在其音乐创作时就必须考虑到当时代氛围和欣赏者的审美情感等艺术接收系统的特点。另一方面,以聂耳的年纪、主要生活经历来看,不能要求他对我国民间音乐语言的掌握与理解达到一定的娴熟和深厚,因此在其音乐创作上就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使得聂耳的音乐创作与当时时代的要求结合更紧密。聂耳在艺术上的创新,是立足于民族音乐优秀传统的基础上,同时又与批判地吸收外国音乐的创作经验相结合,因而具有新的气质,但又不脱离民族音乐的传统,真正做到革命内容和民族形式的完美结合。他对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起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而他改编的新民乐合奏曲仍是一些民族乐团的保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