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活动对辽河三角洲湿地的影响及对策

人类活动对辽河三角洲湿地的影响及对策

ID:22080586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7

人类活动对辽河三角洲湿地的影响及对策 _第1页
人类活动对辽河三角洲湿地的影响及对策 _第2页
人类活动对辽河三角洲湿地的影响及对策 _第3页
人类活动对辽河三角洲湿地的影响及对策 _第4页
人类活动对辽河三角洲湿地的影响及对策 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类活动对辽河三角洲湿地的影响及对策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人类活动对辽河三角洲湿地的影响及对策辽河三角洲湿地主要分布于辽东湾北岸,集中于大凌河与双台子河之间,以芦苇沼泽和水稻田为主,湿地总面积314857hm2。该湿地为海陆交界、淡咸水交汇,地势低平,易发生洪涝,河道变化频繁,人类生产活动活跃,尤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该区受到经济发展的强烈冲击,湿地面积和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表现趋势为自然湿地面积逐渐减少,人工湿地面积逐渐增加[1,2]。  1人类活动对辽河三角洲湿地的影响分析  1.1农业开发对湿地的影响  区域农业开发对于三角洲生态环境的最大影响就是很大一部分自然

2、湿地转化为人工湿地。在辽河三角洲水稻田是人工湿地的主体,稻田开发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2个方面:一是土壤脱盐与潜水淡化。滨海盐渍土开垦种稻后,土壤盐分含量逐渐降低,含盐量越高的土壤盐分降低的越多,反之则降低越少,种稻时间越长盐分降低越多,但脱盐速度放慢。随着种稻时间的延长,地下水矿化度从表层逐渐淡化,土壤盐分组成也从Cl-逐渐变成Cl--SO42--HCO3-型。种稻灌溉不但降低了土壤盐分,同时也改变了土壤盐分组成。在种稻灌溉洗盐过程中,由于大量盐分从灌区排出,因此使地下水从表层向下逐渐淡化。二是施肥对稻田

3、土壤养分的改变。据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连续8年稻田培肥技术措施的定位试验研究,稻田连续8年施用有机肥、化肥或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方法数量不同,耕层土壤养分含量变化各异[3]。医学类论文发表  1.2油田开发对湿地的影响  油气开发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分为污染影响和非污染影响两方面,综合起来主要表现在对湿地面积、湿地生态功能及生物量、生物生产力的影响。一是对湿地面积的影响。辽河油田在湿地范围内共有4个区块,即海外河、双南、双台子、河口。油气开发在湿地范围内的占地面积逐年增长,2007年比1986年增加1.3倍。二是对生

4、态功能的影响。湿地具有蓄水、调洪、地下水的补给及排泄、水质净化等功能,同时还是野生动物(水禽、涉禽)栖息地和迁徙的停歇站,油气开发的占地及开发过程的污染物排放,降低了以上生态功能。三是对生物量及生物生产力的影响。据专家估算,湿地面积减少1/2,生物种类将减少25%。因此,油气开发占地势必降低湿地原有的生物多样性。湿地面积减少,使芦苇生产面积减少,油气开发污染物的排放,使芦苇的单产及品质下降,直接影响了芦苇的经济价值。同时,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使湿地中大片芦苇沼泽演变成芦苇草甸,生产力急剧下降。由于石油开发排污的影响,潮

5、上带动物(中华绒螯蟹、天津厚蟹等)、潮间带动物(文蛤等)和河口湾动物(小黄鱼、梭鱼、对虾等)数量、生产力降低;由于湿地面积下降,石油开发工程活动对自然保护区自然景观的分割和侵占,适于鸟类栖息和繁殖的区域日益缩小,因而鸟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黑嘴鸥、雁鸭等)的数量也急剧减少。  1.3苇田开发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芦苇是改良盐土的先锋植物,可促使土壤脱盐淡化,具有较强的生物富集作用,可大量积累有机质,并能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但苇田灌溉、全部收割和春季烧荒等影响了鸟类的栖息繁衍。同时芦苇湿地的原始景观荡然无存,人工

6、开发的痕迹比比皆是。  1.4虾田开发对湿地的影响  目前仅在保护区范围内修筑的虾塘、鱼池、河蟹孵化厂等占地超过1333.3hm2,根据万亩虾田日排化学需氧量5t、日排氨氮0.4t,保护区虾田日排化学需氧量10t、氨氮0.8t。大部分虾田建在高潮带且分散,在一日2次高潮和2次低潮的作用下一般不会对周围的水域环境产生明显影响,但少部分岸段虾田过于集中,使排出的污染物超出海域的稀释自净能力,影响了周围水域环境,导致海洋水质富营养化,甚至影响虾田,造成大面积对虾死亡、绝产,严重亏损。另外,该区人为活动较多,使野生动物的有效生

7、存环境越来越少,不利于生态环境和鸟类的保护工作。 1.5旅游开发活动对湿地的影响  盘锦市湿地地区具有很大的旅游潜力,双台子河入海口防潮大堤外沿海滩涂上的红海滩景观,被海内外游客称之为天下奇观,是辽宁省“五十佳景”之一;盘锦市拥有世界上最大面积的苇田,宏伟、浩瀚的芦苇荡,景色壮观优美,是人们返璞归真、回归大自然的极好游览胜地。盘锦市在发展生态旅游的同时,必将对湿地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一是占用土地,包括建筑道路、停车场、服务区及必要的房屋等;二是环境污染,包括交通尾气、游客消费的固体废弃物等[4]。 

8、 2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对策  2.1土地利用的全面规划和统筹兼顾  辽河三角洲的区域资源开发是以油田、稻田、苇田和虾田开发为核心,各项开发活动大量蚕食湿地的土地资源,导致湿地面积减小,出现野生珍稀鸟类栖息地丢失、湿地景观破碎化等问题。解决开发中土地利用的各项冲突,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显得尤为重要。用地矛盾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油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