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课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实验课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ID:22093137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7

实验课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_第1页
实验课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_第2页
实验课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_第3页
实验课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_第4页
实验课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实验课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验课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问题意识是科学的起点,实验推动科学的发展,实验课学生应该具有问题意识,也应该培养问题意识,然而,现实学生问题意识令人担忧,本文分析实验课学生问题意识匮乏的原因,并提出了在实验课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三大策略。  一、问题意识与实验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根据科学研究的目的,尽可能地排除外界的影响,突出主要因素并

2、利用一些专门的仪器设备,而人为地变革、控制或模拟研究对象,使某一些事物(或过程)发生或再现,从而去认识自然现象、自然性质、自然规律。  实验既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途径,而良好的问题意识也是开展科学实验的应有品质。  1.实验中最易产生问题。实验是人为的控制过程,实验的环境、仪器、材料、操作流程……某一因素和环节稍有不当,实验结果就不一样。不同的结果是产生问题的源泉,失败有失败的原因,成功有成功的条件,另外,假如有意识的改变实验内容,会产生什么结果呢?这种已经存在的假说、假设、原理、理论,能用其他实验来验证吗?  2.实验中的问题是打开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链接之门

3、的钥匙。理性认识如何被感性认识检验,而感性认识如何升华为理性认识,这是实验教学的出发点和归结点。实验中各种零散、不系统或者主要的和次要的、真实的和虚伪的、本质的和现象的信息混杂在一起,如何把它们按某种联系系统化、有序化,变成学生所需要的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知识,同时,使学生对已有知识、经验进行重新理解,从而丰富和发展原有认知结构,这必须运用一定的科学思维,问题就是思维的起点,就是打开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链接之门的钥匙。  3.创造往往在问题中出现。纵观古往今来,创造往往在实验的问题中出现。1896年,贝克勒尔在一个暗室里遗留了铀盐,当他返回时,发现感光片曝光了,他意

4、外地发现了铀放射线。1897,居里夫人选择了这种神秘的铀放射线进行研究,她想确定其他物质是否也可以释放类似的放射线。此后,居里夫人解密了放射线,并发现了两种新元素“钋”、“镭”。居里夫人也因此获得两次诺贝尔奖。这正如苏格拉底所言:“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  二、实验课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及原因  实验的作用是巨大的,它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重要途径,也是用来验证科学规律的手段,是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然而反观我们的实验课,不难发现:大部分学校和教师把实验课当作辅助教学,教师的教学目标往往局限于教学生学会教材中给定的一种实验方

5、法,验证一个已知的事实,学生则无疑可问、不敢问、不知怎样问,实验的过程演变为学生通过标准的实验操作步骤,完成标准的实验报告的过程。实验课成为为了实验而实验,其自身的探究意义和丰富的问题意识严重缺失。造成学生问题意识匮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过于强调安全意识。实验室中隐藏着许多安全隐患,如果不及时提醒和教育学生很可能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带来各种问题和麻烦,尤其是责任的承担。如实验室中的许多药品是有毒性的如丙酮、苯等,有些是腐蚀性的如浓硫酸、浓盐酸等,有些是挥发性的如丙酮、石油醚等,有些是易燃的如石油醚、无水酒精等;使用器具中也有一些容易致伤的如剪刀、刀片、镊子、盖

6、玻片等。因此,教师往往将培养学生实验的安全意识放在首位。制订许多“不”的制度,如决不允许学生将实验药品、用具带出实验室,不允许学生将实验废弃的试剂瓶、烧杯等带出实验室,挪为他用。此外,还特别向学生强调一些实验仪器的使用安全如酒精灯的使用和一些实验操作方法的安全性如给试管中液体的加热等。过多的不准,过分的强调,过度的安全意识教育使本已胆怯的学生更为拘束。  2.过于强调规范意识。很多教师认为,实验室是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是十分崇高而神圣的地方,进入实验室就应怀着崇敬的心情,按照实验室的各种规程去做。因此,以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为主。首先,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

7、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如进入实验室不大声喧哗、打打闹闹,不随便带入非实验用品等。其次,要求学生按实验内容的要求去做,规范操作步骤和方法。第三,要求学生规范操作使用仪器和试剂。安全和规范意识的教育使学生还没有开始实验,心中便充满种种框架,将问题的种子紧紧束缚。  3.过于封闭式教学。众多教师仅为升学考试而教学,没有认清实验的重要性,仅为完成实验课时而做实验,其教学目标往往局限于教学生学会教材中给定的一种实验方法,验证一个已知的事实,至于实验所涉及的原理以及实验方法对于探索问题的价值等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从不涉及,也没有为学生提供培养问题意识的情境和途径,使学生缺乏质疑的意

8、识和习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