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拉·悌斯黛尔及其诗歌赏析

萨拉·悌斯黛尔及其诗歌赏析

ID:22112680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7

萨拉·悌斯黛尔及其诗歌赏析_第1页
萨拉·悌斯黛尔及其诗歌赏析_第2页
萨拉·悌斯黛尔及其诗歌赏析_第3页
萨拉·悌斯黛尔及其诗歌赏析_第4页
萨拉·悌斯黛尔及其诗歌赏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萨拉·悌斯黛尔及其诗歌赏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萨拉·悌斯黛尔及其诗歌赏析摘要:萨拉·悌斯黛尔,美国20世纪初期最具迷人魅力的抒情诗人之一,但国内对她的诗歌研究却非常的匮乏。本文回顾了萨拉·悌斯黛尔的诗歌生涯,简要分析了她在人生不同阶段的主要诗歌作品,诗歌技巧,语言风格。关键词:萨拉·悌斯黛尔,抒情诗,爱情诗,语言风格萨拉·悌斯黛尔(SaraTeasdale,1884-1933),美国近代女诗人,也是美国最有迷人魅力的抒情诗人之一。她的诗歌以简练明晰的风格、古典高雅的形式和浪漫多情的主题著称于世,并逐渐发展成一种精微独特的诗歌技巧。1884年8月8日出生于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城的悌丝黛尔,中等身材,略显消瘦,

2、虽然不算很漂亮,但是相貌清秀。她有着一头长而浓密的红褐色头发,漂亮的蓝眼睛和稍宽的嘴巴。当悌丝黛尔出生时,父母均已人到中年,她自小成长于传统保守家庭,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受到父母过度的保护。幼年时期的悌斯黛尔身体孱弱,经常患呼吸系统疾病,由于健康原因,主要接受的是家庭教育。之后她先后进入洛克伍德夫人学校(Mrs.LockerHall女子学院。1904到1907年间,她曾和一群朋友,主要是一些对文学艺术有强烈兴趣的年轻女性创办了一份颇获好评的文学月刊《陶匠的转轮》(thePottersonroe)所办《诗刊》的成员,结识不少诗人,并于婚后1916年随丈夫定居纽

3、约。她的第一部有份量的著作是《百川归海》(RiverstotheSea,1915),标志着她已经是一个成熟的诗人。之后陆续出版了《恋歌》(LoveSongs,1917),《火焰与阴影》(FlameandShadoeandShadooon,1926)则不仅表现出女诗人对周围世界深邃而敏锐的洞察力,对美好人生的缱绻之情和对严酷现实的针砭,而且也显示出其炉火纯青的艺术技巧。岁月的消逝,爱情的喜悦与幻灭,往事的追忆,人生的孤寂,死亡的沉思是悌丝黛尔诗作中常见的主题。她的作品情感节制、冷静,语调温柔、含蓄,但她用字精练且擅长营造气氛,因此诗的密度颇高,十分耐读,读者经

4、常会深为其真挚、驰骋的爱情和深邃、含蓄的才思所陶醉和感动。她在写给一位友人的书信中提到:“诗人应该设法使自己的诗作具有火焰般安祥、敏捷的特质,如此才可让读者在阅读时不假思索地立即感受,而在读毕之后不断思索。”她的诗作多短小清新,朴实无华。表达自然流畅,情感娇嫩脆弱,如涓涓流水,纤细而平静,有时在文静之中也蕴藏着几丝感伤,她对感情,对自然,对人生的那份真挚以及多愁善感的心灵,极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如她的诗《我不会在意》,“当我死后/明媚的四月在我的墓上/将她雨湿的头发抖开/即使你伤心地俯身于我的墓上/我也不会在意/我将拥有宁静、枝繁叶茂的大树一样的宁静/当雨水把

5、树枝压弯压低/我将变得更加沉默,更加冷淡/比起现在的你。”诗人在诗中将四月比作女子,“将她雨湿的头发抖开”,这一意象十分新颖独特。诗歌以女人赌气的口吻写成,想象她死后爱人再伤心落泪,她也“不会在意”,以此埋怨爱人的沉默和冷淡。此诗通过设想死后的另一种情景来表达出对恋人深切的爱,以及这种爱得不到回应时的失落。爱得越深越绝望,以至想到了死,用死来逃避一切。此诗采用“死后”这个独特的视角,情景交融,用你与我的对照写内在的情感,语言简明,构思精巧。全诗被一层淡淡的忧伤所笼罩,但诗歌中这种赌气的口吻淡化了这种忧伤,反而令人为这个女子的痴心所感动。而在《想你》一诗中,诗

6、人由耳边的海浪声联想到和爱人一起看海的情景,又由眼前的海景想象将来重逢再牵手看海的那份带有沧桑的期盼与感慨。由于这种联想和想象都渗透着一种对过去的思念,对现实的无奈,对将来的惆怅,所以整首诗蒙上了一层淡淡的伤感色彩。萨拉·悌斯黛尔又是一位对生活充满美好憧憬,并勇于探求人生真谛的诗人。这一点在她的诗作《明灯》中有充分体现。“假如我把你的爱比作一展明灯/照我走下这漫长、黑暗的险道/我将不害怕那永不消失的阴影/也不会发出恐惧的喊叫。/假如能找到上帝,我将找遍天涯/假如不能找到上帝,我将安歇梦乡/因为世上有你的爱情使我满足/就像一盏明灯在黑暗中发光。”在这首诗中,她

7、把理想中的爱情比作自己在“漫长、黑暗”的人生历程中的“一盏明灯”;视之为自己追求真理的向导和伴侣。在这盏明灯的指引和陪伴下,女诗人甚至可以蔑视死亡的威胁(“我将不害怕那永不消失的阴影/也不会发出恐惧的喊叫”)。“假如能找到上帝,我将找遍天涯”,这正体现了女诗人视真理为“上帝”,视寻求“上帝”为己任。这种矢志不渝、百折不饶的执著精神在她的《像大麦》和《月落》等诗中也得到了同样明朗而充分地抒发。在悌斯黛尔的心目中,追求爱情和追求真理同是人生最大快事和最高目的,但她并不因为自己得不到它而引以为憾,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诗中第二个“假如”中得到佐证,“假如不能找到上帝/我

8、将安歇梦乡/因为世上有你的爱情使我满足/就像一盏明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