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语文阅读教学探微

新课程下语文阅读教学探微

ID:22119410

大小:56.6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7

新课程下语文阅读教学探微_第1页
新课程下语文阅读教学探微_第2页
新课程下语文阅读教学探微_第3页
新课程下语文阅读教学探微_第4页
新课程下语文阅读教学探微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课程下语文阅读教学探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课程下语文阅读教学探微(四川省宣汉职业中专学校宣汉636150)【内容摘要】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笔者提出职业中学语文诵读教学方法主要有感性诵读、理性诵读、识记诵读和悟性诵读等,在诵读中提高语文水平。【关键词】职中语文诵读教学方法初探语文教学是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职业中学语文诵读教学方法主要有感性诵读、理性诵读、识记诵读和悟性诵读等,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诵读中提高语文水平。以下是笔者的一些探索体会。一、诵读的现代含义叶圣陶先生将“诵读”一词理解为“宣读

2、”、“吟诵”。他在《(精读指导举隅)前言》中说:“读法通常分两种:一种是吟诵,一种是宣读,无论文言白话都可以用这两种读法来读。”“至于宣读,只是依照对于文字的理解平正地读下去,用连贯与间歇表示句子的组织与前句和后句的分界”,“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并且“必须理解在先”,然后才能“传出文字的情趣,畅发读者的感兴”。他强调读时要以理解为基础。许嘉璐《高中语文学习词典》也解释“诵读”为:“心、眼、口、耳并用的出声阅读。采用诵读方式,边读边想象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景,然后再用语言把想象中的画面描述出来。”诵读、朗读和朗诵不尽相同。相同点:诵

3、读和朗读都是以读为基础,要求出声地读,通过喉舌、肌肉等的活动,因声求气,从作品的声律气韵方面把握作品的意蕴。不同点:诵读强调通过反复多遍地读来达到熟练,逐渐加深对作品的丰富内涵的理解,从而加深加强记忆,并潜移默化地体会作品的音韵美、节奏美和作品的气势、风格、祌韵等,整个过程强调诵读者的自我感受、自我体验。朗读只需出声地读。朗诵是表演给人看(听),是演员通过有声语言,向观众(听众)表达作品思想感情和演员主体感受的一种听觉艺术;诵读既是一种奋B的、奋感情的读书方法,也是一种教学方法。而朗诵和朗读只是一种教学手段和方式。综上所述,可以把诵读法界定为:一种在理解

4、的基础上通过眼观口诵心记,仔细思考,多读至熟练成诵,达到全面深入理解文本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二、诵读的主要方法1.感性诵读初步感知文章的表层意义,这是诵读的基础步骤。要求边读、边思、边提问。诵读,不仅是动口出声,还要动脑筋思考。诵读只是一种手段,但不是最终的目的,只有在诵读中思考,才能更好地达到语文教学的目的。诵读与思考之间是有辩证关系的。诵读是思考的前提,思考奋助于更好地诵读,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但在0前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对这两者往往重视了后者,而忽视了前者。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面不学则殆。”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诵读吋进行积极的探索。2.理性诵读在初

5、步读通、理解文章语句的基础上,再读品味语言,这是诵读的关键。学生要整理出文章的思路,从字词表层意义到语言语境含义进行研究,运用自己己有的情感经验,加入自己的想象,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文章的艺术特色。“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冇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如果不对作品的语言、结构、主题、背景等作理解和领悟,就不能和作者的情感体察相通、产生共鸣,会影响诵读的准确性。要求边读边品、边想象。在诵读时,注意语调节奏要抑扬顿挫,体现轻重缓急,慢慢体会作者语言运用之妙。3.识记诵读汉语语言变化繁复、蕴涵深厚、韵律优美,不诵读不能体会其妙处。古人很

6、重视诵读,但从《三字经》到《唐诗三百首》无不要求学生熟读成诵,背诵成为语文学习的基本功。在这种强制性的教学手段下,学生们在记忆力强盛的少年吋代,进行大量的记诵,为自己积累了一笔终身受用不尽的语言财富。古往今来,无数的名家、大家学习语文的经验都可以证明这一点。齐梁吋期的著名文学家江淹,在少年吋代曾诵读文字达“二十万言”;茅盾少年时将《古文观止》倒背如流;郭沫若能写出一系列古代社会研究著作,是因为他将《易经》烂熟于胸为他打下了基础。巴金先生也在《写作生活的冋顾》中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背出来,也就能慢慢体会他们的好处,也就能慢慢地摸出文章的调子。我有

7、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脑子里面了,虽然我对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研究过,但是这么多具体的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文章并非神秘不可思议。我仍然得感谢我那位强迫我硬背《古文观止》的私塾老师。”他们语文能力的形成,无不得益于诵读。总之,诵读教学是我国的传统教学方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方法。其适合职业中学学生语文诵读教学的方法。通过诵读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提高语文水平,提高语文素养。所以职业中学的语文教学不能丢弃诵读教学,要教会学生诵读的方法,让学生在诵读中提高语文水平。参考文献:[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

8、社,1989:89.[2]许嘉璐.高中语文学习词典[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