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颁历制度述略

元代颁历制度述略

ID:22137247

大小:70.0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10-27

元代颁历制度述略_第1页
元代颁历制度述略_第2页
元代颁历制度述略_第3页
元代颁历制度述略_第4页
元代颁历制度述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元代颁历制度述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元代颁历制度述略摘要:颁历授时,是中国古代的国家要政,朝廷盛典。文章考察元代颁历制度,探讨了历日之编印、进历礼仪、颁历藩属国、历日专卖制度及其财政状况等诸多方面问题,体现出中国古代天文学与政治制度、礼仪文化、对外交往、社会经济之间的密切互动关系。  关键词:元代;颁历;历书(历日);授时历  中国古代语境中,“曆”字涵义较笼统,一般涉及两个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层面:可以指年、月、日、节气等时间安排,即是官方正朔,以及时间的载体,即历谱、历书,俗称历日;也可指特殊的推步知识体系,即历法、历术等,具体所指为何,须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判断。前者直接关系到社会

2、生活,而后者则是前者的基础。  中国古代社会,历法基于天文推步,这种特殊知识体系,往往被官方所垄断。历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很大程度上通过朝廷颁发历书而体现。本文尝试以元代为例,对其颁历制度进行考察,以祈展现出历法的丰富社会功能。  1、历日之编印  颁历授时之政,源自汉族政权,辽、金皆沿袭此传统。蒙元由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也经历了逐步汉化的过程。在适应对汉族民众统治的过程中,元朝开始颁发历书。元廷到世祖忽必烈时,方有年号曰中统,而颁发历书似乎比这更早。如文献记载,建国之初,在太宗窝阔台、宪宗蒙哥统治时期,元朝虽无年号纪年,其财政收入中却存在售卖历日

3、的收入——“历日银”,这足以说明当时统治者已沿用前朝之例,向民间颁发历书。  元初造历,使用金朝《大明历》,并袭用其名称。元《大明历》实物,已不可考,仅见传世文献记载元人傅若金描述的《至元十四年(1277)丁丑岁大明具注历》,严敦杰已指出,这是一本具注历[1]:除了闰朔节气之外,内中还有“长星、短星、往亡占,辟、侯、大夫、卿六十四卦,七十二候”,以及百二十年岁属等事项,其具体功能,涉及“八门占雷、五鼓卜盗、十干推病、八卦勘婚”等方面,这样就可以便于民众“勤事力业,趋吉避凶”。[2]“百二十年岁属”中,在年号一栏列出“自金正隆戊寅,迄大元至元丁丑”

4、共两甲子之数,亦反映出对金朝传统的继承。  及至元朝一统中国,郭守敬领导四海测验,至元十七年(1280)编制新历成,世祖赐名《授时历》,朝廷即采用其法编造次年历日。至元十八年(1281),新历颁行天下。授时历日实物,目前存世极为罕见,仅在黑水城、敦煌莫高窟见到数残片而已。如出土元末历日,据邓文宽辨识,历注之中,行事宜忌有“祭祀、上官、破屋、解除、沐浴、收敛货财、捕捉、畋猎、袭爵、受封、临政、亲民、治病、求嗣、出行、立券、安宅舍、会宾”等项。[3]  元朝之天文机构,有三家并立:司天台、回回司天台,太史院。中统元年(1260),元朝因袭金人之例,设

5、立司天台。至元十五年(1278),专门设立太史院,掌管颁历事务,其后官秩正二品。该院定置属官多员,共计有:“院使五员,正二品;同知二员,正三品;佥院二员,从三品;同佥二员,正四品;院判二员,正五品;经历一员,从五品;都事一员,从七品;管勾一员,从九品;令史三人,译史一人,知印二人,通事一人,宣使二人,典吏二人。春官正兼夏官正一员,正五品。秋官正兼冬官[正]中官正一员,正五品。保章正五员,正七品。保章副五员,正八品。掌历二员,正八品。腹里印历管勾一员,从九品。各省司历十二员,正九品。印历管勾二员,从九品。灵台郎一员,正七品。监候六员,从八品。副监候

6、六员,正九品。星历生四十四员。挈壶正一员,从八品。司辰郎二员,正九品。灯漏直长一人。教授一员,从八品。学正一员,从九品。校书郎二员,正八品。”[4](P2219-2220)  中国古代,朝廷往往是在年前颁发历日,这样次年举国行事,才能有统一安排。大一统王朝统治地域颇为广阔,历日颁下,送达远州僻壤就会很迟,如唐代颁历西州,历本有时候到二月份才能抵达。[5]元代的交通条件较之唐代并未有多大改善,若如前朝之例,由京师印历,再颁发全国,同样会对当地的行事日程安排造成不便。为便于全国及时获得历日,朝廷乃授予地方政府印历之权。至元二十年(1283)十一月,元

7、世祖“命各省印《授时历》。”[4](P258)又,至元二十二年(1285)五月,世祖“以远方历日取给京师,不以时至,荆湖等处四行省所用者,隆兴印之,合剌章、河西、西川等处所用者,京兆印之。”[4](P276)上文提到,太史院掌历日事摘要:颁历授时,是中国古代的国家要政,朝廷盛典。文章考察元代颁历制度,探讨了历日之编印、进历礼仪、颁历藩属国、历日专卖制度及其财政状况等诸多方面问题,体现出中国古代天文学与政治制度、礼仪文化、对外交往、社会经济之间的密切互动关系。  关键词:元代;颁历;历书(历日);授时历  中国古代语境中,“曆”字涵义较笼统,一般涉

8、及两个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层面:可以指年、月、日、节气等时间安排,即是官方正朔,以及时间的载体,即历谱、历书,俗称历日;也可指特殊的推步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