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的几个观点

作文教学的几个观点

ID:22235788

大小:73.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0-27

作文教学的几个观点_第1页
作文教学的几个观点_第2页
作文教学的几个观点_第3页
作文教学的几个观点_第4页
作文教学的几个观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作文教学的几个观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作文教学的几个观点;作文教学的几个观点在重庆市小语教研工作会上的专题发言重庆市万州区教育科学研究所傅开国(2008年9月22日重庆•万州)尊敬的各位教研员、各位老师、各位朋友:今天,重庆市小语教研工作暨习作教学研讨会在万州举行,引来高朋满座,可喜可贺。借此机会,讲讲我的几个习作教学观点。我的发言,非阳春白雪,属于地道的下里巴人。我以为,虽是一些朴素的、基本的问题,然而却很重要。习作教学,近10年来,尤其是课改以来,研究十分薄弱。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原因之一:长期以来,我国语文课程的形态以阅读为中心,两周

2、一次的作文课穿插在阅读教学中间,成为了语文教学的一部分,作文课程缺乏独立性。原因之二:习作教学未能引起应有的重视。原因之三:新课程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无暇顾及习作教学。如新的课程形态: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如:学习方式变革、工具性人文性统一、三维目标整合作文教学常常被我们遗忘。为了加强作文教学研究,为了使研究有针对性,几个月来,我们对作文教学现状进行了深入调研。一、当前作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从学生习作的表现考察1、学生习作内容贫乏。学生不善于选择习作材料,不会捕捉生活中的点滴,对生活缺少必要有意识的观察,缺

3、少感悟。习作假、大、空的现象突出。2、学生习作兴趣严重不高。只要布置写作文,教室里顿时一片哀叹之声。3、不能表达真情实感,记实作文编造多。4、学生积累的词句不能合理的运用在习作中。在教学中,教师提供一些优美的词句让学生用于习作中,但效果不好。(二)从教师教学习作的表现考察1、拔高习作要求。如:在意篇幅长短,语言优美程度,中心明确本来《课标》已有明确要求总体要求: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次数要求:3-6年级(第二三学段)每学年16次。速度篇幅:5-6年级40分钟400字。2、教师作文教学目标不明确各年

4、级要求无梯度。3、无法激发学生习作兴趣。4、检查教师的习作教案,寥寥数语,研究钻研无从说起,措施不力。有的不负责任的老师,尽量少让学生习作,连老八篇都无保障。6、作文指导教学方法不多。7、作文讲评很薄弱。在教学实践中,确实存在很多问题。问题虽多,但是1、从学生的角度看,最重要也就三点写不出;写不好;不愿写。原因分析:(1)学生在生活中学会摄取习作素材能力不强。《课标》中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的要求,目的就于强化此种能力培养。(2)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习写作方法不够。(3)学生作文不能获得成功,兴趣不高,不愿

5、写。2、从教师教的角度看,也可归结为三点习作要求把握不好;指导办法显得不多;职业态度不够端正。针对上述问题,讲几个观点。二、我的作文教学观点观点之一:作文教学,简洁明快,有效高效本次我区所献的三节习作课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里的记实习作我喜欢的一种动物;六年级上册教师自己确定的想象习作孤岛生存指导课、评改课。万州坚持:赛课、上研究课,老师选什么内容就上什么内容。这次也一样,教学内容是上课老师自主选择的。我原来的想法,是想在六年级选择摄取暑假生活中精彩瞬间为内容,指导学生习作。但后来仔细看,这次的内容选择既有中段的,又

6、有高段的;既有记实作文,又有想象作文;既有园地里的习作,又有教师自主选择的内容。对这次的研究课,我要求献课老师做到:课堂教学,简洁明快,有效高效。要体现以下两点:第一,指导思想在真真实实、朴朴实实的常态课中,在扎扎实实的训练中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第二,操作方式开源:打开思路,解决内容,有话可写;导流:指导写法,贯穿全程,力求写好。为什么这样定基调?首先,意在体现《课标》中的如下要求: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写作知识的教学务必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

7、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第二,语文教学在磨难中回归那场语文教育大讨论(误尽天下苍生),转瞬之间,已经10年;蓦然回首,课程改革实施已8个春秋矣!其间,语文教改之路几多曲折在简繁简的轮回中回归;在工具性与人文性关系的不休争论中艰难地寻找平衡;在从语言训练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追求再到语言训练的螺旋中定位语文教学在反反复复的不断思索中,在曲曲折折的不断追求中,我们回归!表现在:阅读教学,重新将重心倾向文本;习作教学,在朴实、扎实而灵动的训练中提高学

8、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所展示的三节课,因为是常态的研究课,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请研讨指正。若能在某一两点能给人启示,就算完成了教科院领导布置的的任务。观点之二:立足内容,打开思路,让学生写得出《课标》中强调,要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第一学段)、留心周围的事物(第二学段)、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第三学段)。这里的周围的事物,就是学生常见、可见、能见的事物。留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