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a焊点的形态预测及可靠性优化设计

bga焊点的形态预测及可靠性优化设计

ID:22309694

大小:55.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28

bga焊点的形态预测及可靠性优化设计_第1页
bga焊点的形态预测及可靠性优化设计_第2页
bga焊点的形态预测及可靠性优化设计_第3页
bga焊点的形态预测及可靠性优化设计_第4页
bga焊点的形态预测及可靠性优化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bga焊点的形态预测及可靠性优化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BGA焊点的形态预测及可靠性优化设计

2、第12 SurfaceEvolver焊点形态预测结果  焊点形态预测结果示意图如图1所示。  焊点高度与最大外径随焊点下焊盘尺寸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可见,印刷模板厚度一定时,随着下焊盘尺寸的增加,焊点的高度逐渐减小,但最大外径逐渐增加。3 焊点有限元分析的力学模型  多次分析表明,BGA元件的边角焊点最先失效,因此最终对斜对称面上的两个边角焊点进行细化处理,元件其他部分则采用较粗的网格划分。根据形态预测的结果,对不同钎料量的焊点的每个元件,分别取其实际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由于对称性,取元件的1/8进行模拟。完全分布BGA256元件焊点力学分析的有限元

3、分析模型实例如图3所示,四边分布BGA256元件焊点力学分析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图4所示。元件关键焊点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实例如图5所示。  有限元分析采用的加载条件如图6所示,温度范围T=-55℃~125℃,高低温各保温10min,升降温速率为4℃/min,热循环频率f=13.2周期/天。零应力应变时的参考温度Tref=27℃。有限元分析时一般进4个周期的计算。  Mold塑封材料、BT基板、Cu焊盘和FR4树脂基板的材料模式选用线弹性材料,并认为材料性能与温度无关,各向同性;对共晶SnPb钎料,其弹塑性材料性能与温度有关,本文采用文献[1~2]对钎料性能的定义:钎料的屈服应力σy=33.9-0.

4、145×T,其他材料参数见表2。  热循环载荷下,Sn63Pb37钎料的蠕变行为描述采用Darveaux的蠕变本构方程[1]:4 元件焊点可靠性分析  BGA元件不同位置处焊点的整体应力、应变是不同的,随着焊点离元件中心的距离增大,相应的应力和应变都增大,边角处焊点在热循环过程中产生的等效应力和等效蠕变应变最大。可见靠近元件四个角焊点在热循环服役中将会最先失效,是失效分析的关键焊点,因此文中以边角上的一个焊点为主要分析对象。4.1 应力应变分布随热循环过程的变化  这里以编号为A2的元件的焊点为例分析热循环过程中完全分布的焊点钎料内的应力应变分布特征。图7为焊点在热循环过程中的等效应力变化图

5、。  由图7可见,在热循环过程中,钎料与焊盘的交界处始终是高应力集中区域。在热循环125℃开始时,焊点内的高应力区分布于钎料与焊盘交界处的外缘,焊点内部的应力水平很低,应力集中很明显。高温保温结束时,焊点内的应力水平因松弛现象而下降到一个循环中的最低点。在降温阶段整体应力水平逐渐增大。尤其是-55℃开始时,钎料整体的应力水平骤升,最高值接近70MPa,明显超过SnPb钎料的屈服极限,可见温度对焊点内的应力水平影响很大。经过一段时间的保温后,应力水平略有下降。  图8为热循环第四周期高温开始、高温结束和低温开始、低温结束时焊点蠕变应变分布状态图。  与应力循环不同,在整个热循环过程中,钎料体内

6、的应力水平一直比较高,高应变集中在靠近焊盘且中部相连的钎料体中,最大应变出现在焊点左上角和右下角处,成对角线分布。在高低温保温时,相当于蠕变加载,焊点内应变水平有所提高。  通过对关键焊点应力应变的分析可以认为,BGA元件的A2焊点的薄弱部位是与焊盘交界的钎料体,尤其是其近表面成对角线分布的两侧,裂纹最可能优先在这此区域产生和扩展。4.2 焊点薄弱部位随焊点形态的变化  由于下焊盘尺寸的改变,焊点的整体形状发生了变化,薄弱部位也会随之发生变化。随着焊点下焊盘尺寸的不断增大,球鼓状焊点的根部尺寸也不断增大。由于应力集中多发生在形状突变的部位,由图9可以看出,焊点的薄弱部位逐渐由右下角移向右上角

7、。4.3 焊点热循环寿命预测  疲劳寿命可以采取如下方程[4~6]进行预测:式中:N€€代表接受循环塑性应变和蠕变焊点的疲劳寿命;Np和Nc€€分别代表经受循环塑性应变和经受蠕变应变焊点的疲劳寿命;Δεp和Δεc€€分别代表塑性应变范围和蠕变应变范围  在利用滞后环的应变范围数据预测焊点热循环疲劳寿命时,应采用σ-ε滞后环稳定后的数据,在此采用第四周期的数据。根据焊点在热循环过程中的应力-应变曲线如图10、图11所示。可以得到应变范围数据,由此可计算出焊点的热疲劳寿命。  此前已经证明,元件边角的焊点相比其它焊点来说在热循环服役中最先失效,是关键焊点。若元件先于焊点处失效,则此关键焊点的疲劳

8、寿命便可看作是元件的疲劳寿命。通过元件不同下焊盘尺寸(不同钎料量)的焊点的应力-应变曲线,可得到各焊点的疲劳寿命。两种BGA元件的焊点寿命随下焊盘尺寸的变化曲线图如12所示。  由图12可以看出,不论是完全分布还是四边分布元件,当上焊盘直径与印刷模板厚度固定时,在较小的下焊盘与上焊盘的直径比范围内,随着下焊盘尺寸的增加焊点的疲劳寿命逐渐升高;但当下焊盘与上焊盘的直径比超过了某一程度时,随着下焊盘尺寸的增加焊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