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位芳纶纤维的表面物理改性研究进展

对位芳纶纤维的表面物理改性研究进展

ID:22321792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8

对位芳纶纤维的表面物理改性研究进展_第1页
对位芳纶纤维的表面物理改性研究进展_第2页
对位芳纶纤维的表面物理改性研究进展_第3页
对位芳纶纤维的表面物理改性研究进展_第4页
对位芳纶纤维的表面物理改性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位芳纶纤维的表面物理改性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位芳纶纤维的表面物理改性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TM215文献标识码:A:1672-3791(2016)03(b)-0146-02  对位芳纶学名为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其产品统称为1414芳纶,由于其优异的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等特性可作为增强材料用于航空航天、交通、土木和军工应用等领域。对位芳纶纤维表面改性处理的研究国内外多有报道,依据其作用机理主要可分为物理改性、化学改性等方法。该文重点对芳纶纤维所具有的表面物理改性实施有效报道。  1对位芳纶纤维表面物理改性  物理法主要借助高能射线、

2、等离子体、紫外辐射以及超声波等在纤维表面形成自由基反应活性中心,与其表面单体发生反应后引入极性基团,可提高纤维的侵润性和粗糙度,从而提高芳纶与基体的粘结强度。  1.1等离子体法  等离子体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是借助冷等离子体空间含有相对较多的反应活性中心,其中高能量能够对芳纶表面实施改性,进而形成相应的自由基活性中心,之后其实施裂解、氧化以及自由基转移等反应,最终形成活性基团。该法在不同气氛下能够对芳纶纤维表面引入不同的极性基团,改善纤维的润湿性,增大比表面积,以此来提高纤维复合材料的界面

3、粘接性。1994年,台湾Sheu等利用NH3、O2、H2O对Kevlar49进行等离子改性,目的在于提高与环氧树脂之间的粘结性能。而JRBrom振幅超声波在线处理后,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增加23.6%。超声针对胶液以及复合材料将会产生两方面作用,具体来说:一方面作用于胶液,可以提升其活性,有效改善工艺加工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性;借助超声空化作用最大限度消除槽中大量多余气泡,并对一些多余热量进行处理,最终提高树脂基体自身的强度;另一方面作用于浸胶湿纤维方面,能够更好地除去气泡,保证纤维表面进行均匀浸胶

4、,进一步改善树脂分布不均匀的现象,降低缺陷的实际程度。  Dong等采用设置有超声换能器的新型超声装置对芳纶/环氧复合材料丝线进行超声处理,其层间剪切强度最高可达52.9MPa,比未处理时提高了10%。石键滨等研究显示超声技术能够改善芳纶材料浸润性,确保树脂分布均匀,且实验表明,振幅控制到40~50mm之间的时候,剪切强度最大。此外,刘丽等的实验结果显示,改性芳纶纤维表面被刻蚀,极性官能团增加。  1.3γ射线辐照法  利用高能物理γ射线辐照能够引起表面分子链降解并产生活性基团,促进纤维自由基与

5、接枝的单体发生反应。此法可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反应且不需要催化剂。  γ射线辐射在实施纤维处理的过程中会产生两种影响:第一种在于辐射自交联,借助γ射线辐射具有的交联特点,从而引发相应的光化学反应,确保皮层与芯层间自身交联反应更好的发生,进而提升纤维横向拉伸强度;第二种在于辐射接枝,在γ射线作用下,芳纶以及表面涂覆物将会出现相应的自由基反应,进而增强纤维表面所具有的极性基团数量,提高芳纶以及树脂的粘附性,最终达到改善界面的效果。  2000年,邱军等对Apmoc纤维进行500kgγ射线辐射,发现处理后

6、的复丝拉伸强度提高,并且γ射线处理后Apmoc纤维复合材料的拉伸断口比较齐整,微纤劈裂现象减少。这说明辐射使Apmoc纤维本身可以发生相应的辐射交联反应,进而在微纤之间出现一定量的化学键,从根本上增加了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Zhang等分别在空气和N2条件下,采用辐照剂量为500kgγ的Co-60放射源对环氧树脂/丙酮浸泡的armos纤维进行γ射线辐射处理,使芳纶/环氧树脂的层间和界面剪切强度分别较原先提高了21.9%和60.2%。张宗强等针对在O2介质中辐照Kevlar-4930h进行了研究,

7、三维编织芳纶增强尼龙(K31/PA)复合材料在弯曲强度上以及剪切强度上都得到了有效提升,然而却降低了相应的冲击强度。  1.4紫外(UV)辐射法  利用紫外线辐照纤维也能增加芳纶表面的活性元素含量。张珊珊等在实验中发现,随处理时间的增加,纤维/环氧界面剪切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当处理时间达到8min时,界面剪切强度提高了62.6%,达到最大值18.11MPa。  Zimmermann等采用激光对芳纶纤维进行消融治疗后,加大了纤维/树脂界面剪切强度;2007年,东华大学Ding等报道了用纳米TiO2包

8、覆的芳纤维对紫外可见光的稳定性,证明了紫外可见光对芳纶纤维是有损伤的。  1.5低温超临界改性  CO2等在固-液-气相临界的超低温环境下具有非常活泼的性质,利用这一性质对芳纶表面进行低温超临界处理,将显著改善纤维对大分子的浸润性。Zhang等的研究发现将PTFE/Kevlar纤维低温处理可以制备磨损性能更优的复合材料。究其原因在于低温处理能够确保纤维表面产生大量小颗粒物,并出现一定的条纹凹槽,这种情况下就会使其磨损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  2结语  芳纶纤维的物理改性从本质上没有改变原纤维的特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