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

ID:22362330

大小:178.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0-28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_第1页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_第2页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_第3页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_第4页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教学目标(略)教学内容导论(第一章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第一节社会学的创立与早期代表人物1、学创立的历史条件1)社会变革的需要(社会外部史,从社会需要来解释某一学科的诞生,物理学→社会学)A阶级矛盾尖锐B城市问题突出C“理性王国”的破灭(2)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学术思想史,孔德立志做社会科学界的牛顿)A自然科学对自身传统观念和神学体系的冲击B自然科学自身的逻辑严密性和对社会的外部效应C运用自然科学的有益成果和方法来观察研究社会(3)社会经验研究的积累A社会统计的发展(法国、英国和比利时)B社会调查积累了社会研究的经验和资

2、料。2、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代表人物(1)奥古斯特•孔德(第一个提出社会学概念,称之为社会学之父)A科学序列: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社会学B社会学研究的对象:社会静力学:秩序:社会动力学:进步人类理性发展阶段:神学阶段,哲学阶段和实证阶段社会发展阶段:军事阶段、过渡阶段和工业阶段C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和比较法以及历史法(社会学特色)(重点)D贡献与局限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2)赫伯特•斯宾塞A社会有机体论(社会同生物的类比和差异)a各个组成部分是否紧密结合b意识是否集中于某一个部分。c部分是否为整体而生存。B社会进化论a进化成为宇宙

3、各个部分的公理b社会可分为军事社会和工业社会。(两个社会的区别)c退步和进步同时出现。(完全连续的直线进化是不可能出现的)d主张渐进、改良,反对任何破坏“洗染规律”的革命或改造的举动。3、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1)马克思(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2)埃米尔•涂而干A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事实,《自杀论》)(重点)B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服从社会,社会失范)20C功能分析与历史分析的各自特点(重点)1)马克斯•韦伯A;理解社会学。(通过社会行动的过程及其结果,对社会行动做出因果解释)(重点)B社会行动类型。C理想类型。D科层

4、类型。(传统型权威、个人魅力型权威和法理型权威)第二节社会学的发展1、社会学发展中心从欧洲向美国转移1)社会学初期A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萨姆纳于1876年第一次开设社会学课程,讲授《社会学研究》。B布朗大学教授沃德。2)芝加哥学派的学术成就(重点)A开拓了现代城市社区研究。B开创了人文社区位学研究的先河。C创建了符号互动论。3)结构功能学派后面的发展。2、战后欧洲社会学1)研究中心转向现实社会。2)社会学研究领域多样化。3)社会学理论趋向多元化。4)欧洲社会学的制度化建设。3、苏俄社会学4、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1)传入时期(1891——19

5、11)2)成长时期(1912——1927)3)建设时期(1928——1952)4)恢复重建时期(1979——)。第三节社会学本土化1社会学本土化话概念(重点)本土化就是使移植进来的某一事物扎根于本乡本土,使适应本土的特性,并萌芽、成长、壮大。社会学本土化是一种是外来社会学与本土社会的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学术过程。2、社会学本土化的实践和发展美国、巴西、印度和韩国等国社会学者的诸多努力。3、社会学在中国的本土化(初步掌握许仕廉、孙本文、吴文藻、晏阳初、潘光旦、费孝通等学者的学术贡献)1)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

6、方法。2)把研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社会化作为社会学的基本任务。3)立足中国现实,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宏观和微观相结合。4)借鉴国外优秀成果,建立适合中国特色的理论知识体系。5)早就社会学专业队伍。20第二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第一节社会学含义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1)孔德(社会学是关于社会的学说,是研究社会的科学,要建立一门研究社会的实证科学)2)涂而干(社会学市关于研究社会事实的科学)3)韦伯(社会学是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4)索罗金(社会学市研究社会关系的科学)5)齐美尔(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一门科学)(重点)《社会学——关于社会交往形式的

7、研究》(1908)《社会科学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齐美尔主张个人与社会的统一,认为社会是人们社会交往与互相影响的过程,社会是个人与他人交往而形成的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看作是本学科的基本问题和研究对象。6)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任育社会关系的考察,指出个人与社会结合一起才是真实的客观存在。2、社会学的特征(重点)1)整体性2)综合性A研究社会现象中个人与社会关系B从各种社会现象的普遍性中去寻找规律3)实证性(以社会调查研究所取得的经验知识作为学科发展基础)4)应用性A社会学知识贴近生活B社会学关注的是当前生活中的现实问题C社会学理论与方法和研究成

8、果可以为政府、社会团体甚至个人使用。第二节社会学功能1、研究功能(重点)1)描述性功能(是什么)2)解释性功能(为什么)3)预测性功能(将会怎样)4)规范性功能(应该怎样)2、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