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电图特点

儿童心电图特点

ID:22382670

大小:7.22 MB

页数:64页

时间:2018-10-20

儿童心电图特点_第1页
儿童心电图特点_第2页
儿童心电图特点_第3页
儿童心电图特点_第4页
儿童心电图特点_第5页
资源描述:

《儿童心电图特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儿科心电图检查相关知识第一章心电图成份的组成及各波段的测量一、典型心电图及心电图坐标典型心电图是由一组波形组成,每一心动周期包括以下各波形:P波:代表左、右心房除极的电位变化。心脏的激动起源于房室结,最先传至心房,产生激动,故P波首先出现。P-R间期:自P波起点至QRS波起点的间隔时间,代表激动自窦房结、心房、房室交接区、房室束、左右束支、蒲肯野氏纤维至心室肌的传导时间。P-R段:P波后的一段等电位线称为P-R段。自P波终点至QRS波起点的间隔时间,代表激动在房室交接区、房室束、束支、蒲肯野氏纤维至心室肌

2、的传导过程。QPS波:代表左、右心室除极过程的电位变化。第一个向下的波称Q波,第一个向上的波称R波,继R波之后再出现向下的波称S波。ST段:自QRS波之终点至T波起点相连的一段。T波:代表心室复极过程的电位变化。Q-T间期:自QRS波起点至T波终点的间隔时间。代表心室除极和复极的全过程。u波:代表心肌激动的激后电位。心电图纸印有纵、横直线的坐标,横坐标为时间坐标。常规记录心电图时,纸速为每秒25mm,每一小格代表0.04〞。纵坐标为电压坐标,一小格为1mm,一般10mm代表1mv电压,每1小格代表0.1m

3、v,每两大格代表1.0mv。根据心电图的坐标,即可测出各波形的时间及电压。二、常用心电图导联1、标准导联:Ⅰ、Ⅱ、Ⅲ导联导联线红色接右上肢,黄色接左上肢,绿色接左下肢,黑色接右下肢为地线。Ⅰ导联:左上肢为正极,右上肢为负极;Ⅱ导联:左下肢为正极,右上肢为负极;Ⅲ导联:左下肢为正极,左上肢为负极。2、单极肢体导联:aVR、aVL、aVF探查电极置于某一肢体,连于心电图机的正极,另两个肢体导线相连,其电位接近于零,再连于心电图机的负极。aVR:右上肢单极肢体导联;aVL:左上肢单极肢体导联;aVF:左下肢单极

4、肢体导联。3、心前导联:V1、V2、V3、V4、V5、V6V1:电极放置胸骨右缘第四肋间;V2:位于胸骨左缘第四肋间;V3:位于V2与V4连线之中点;V4:位于左第五肋间锁骨中线处;V5:位于与V4同一水平的腋前线;V6:位于与V4同一水平的腋中线。第二章心电图图谱第一节正常心电图1、心率的测量:计算法:心率(次/分)=60(秒)/P-P或R-R间期(秒)如:心率=60(秒)/P-P或R-R(秒)=60/0.25=80次/分2、各波振幅及时间的测量:测量向上波的高度时,自等电位线上缘至波的顶点;测向下波应

5、自等电位线之下缘至波的最低点。3、各间期的测量:①P-R间期:从P波开始测至QRS波开始的时间,一般选Ⅱ导。②Q-T间期:从QRS波开始测至T波结束的时间,一般选Ⅱ导。4、各波形正常值及意义:①P波:分析P波可判断心律、房率及心房肥大。正常窦性P波:Ⅰ、Ⅱ、aVF、V5、V6P波直立,aVRP波倒置。少数情况见Ⅱ、aVF、V5可双向或倒置。小儿P波随年龄正常值不等:P波时间正常值小儿<0.09″,儿童<0.10″,大于正常值左房大;P波电压<0.2mv,大于正常值右房大。②P-R间期:随年龄、心率变化,一

6、般0.08~0.18″,P-R延长见于风湿热、心肌炎、房缺、低血钾及洋地黄影响等。P-R缩短见于房室交接性心律、预激综合征及糖原累积症。③QRS波:a、命名:Q波为第一个向下的波,R波为第一个向上的波,S波第二向下的波。R′、S′b、QRS时间:随年龄增长而增加,10岁<0.08″,10岁以上<0.09″,成人为0.06~0.10″。c、QRS电压:Q波成人出现深、宽的Q波提示心肌梗塞,正常q波<1/4R,小儿可见较深的Q波,随年龄下降;R波、S波在各导联有正常值。d、ST段:下降<0.05mv,上升<0

7、.1mv,V1~V3可上升超过0.3mv。e、T波:一般QRS主波向上的导联T波直立,在QRS波主波向下的导联T波倒置。T波不应小于R波的1/10。T波低平或倒置见于心室肥厚,束支阻滞、心肌炎、心包炎、洋地黄影响及电解质紊乱;T波高尖提示高血钾。f、Q-T随年龄、心率有正常值,延长见于心肌炎、综合征、低血钾、低血钙及药物影响。g、u波:T波之后的一个小波,提示低钾。5、正常心电图诊断:①窦性P波、PⅠ、Ⅱ、aVF、V5、V6直立,PaVR倒置;②P-P间隔固定,P波按规律发生,P-P间隔可有轻度不规则,但

8、各P-P间隔之间的差距不应超过0.12″(或0.16″);③P-R间期不少于正常的低限,小儿P-R间期随年龄及心率而变化;④频率正常:通常采用的正常范围:1岁以内100-140次/分,1-6岁80-120次/分,6岁以上60-100次/分;⑤各导联QRS电压正常;⑥ST-T无异常改变。第二节窦性心律失常一、窦性心动过速:①P波为窦性,P-P间隔缩短,P-R不少于正常的低限;②心率超过下列范围:1岁以内>140次/分,1~6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