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血细胞综合症病因探讨

噬血细胞综合症病因探讨

ID:22410835

大小:5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9

噬血细胞综合症病因探讨_第1页
噬血细胞综合症病因探讨_第2页
噬血细胞综合症病因探讨_第3页
噬血细胞综合症病因探讨_第4页
噬血细胞综合症病因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噬血细胞综合症病因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噬血细胞综合症病因探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310000摘要:噬血细胞综合症是一组较为罕见的疾病,它在儿童中发病远高于成人。木研宄着重对噬血细胞综合症(hemophagocyticsyndrome,HPS)患者病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关键词:噬血细胞综合征;儿童;病因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syndrome,HPS),是一组组织细胞增牛.活化伴有吞噬血细胞现象的一类综合征,以发热、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和组织细胞吞噬血细胞等为主要临床特征。无论是原发性或继发性HPS,其发生都是在相关诱发因素(主要为感染等)下,组织细胞(巨噬细胞

2、及树突状细胞等)、NK细胞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s)过度活化所导致的。1.资料及方法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29例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2005年10月〜2009年6月住院患儿。男14例,女15例;年龄0〜10岁。诊断均符合HLH的诊断标准[2],表现为①发热,②脾大,③血细胞减少(影响2或3系外周血细胞)(血红蛋白<90g/L,血小板<100×109八,中性粒细胞<1.0×109/L),④高三酰甘油血症和(或)低纤维蛋白原血症(禁食后三酰甘油≥3.0mmoL/L,纤维蛋白原≤1.5g/L

3、),⑤骨髓、脾或淋巴结中发现噬血细胞现象而无恶变证据,⑥NK细胞活性减低或缺乏,⑦铁蛋白>1500g/L,⑧可溶性CD25(slL-2r)≥2400U/mL。符合上述8条中5条即可诊断。据此进行临床统计,并通过血培养、血清病毒抗体检查、活组织检查等方法进行病因学分析。2.结果2.1患者情况:共有29名患者加入木研究,其中男性14名(48.3%),女性15名(51.7%)。年龄为0〜10岁,其中<l岁患者5名(17.2%),1〜3岁患者7名(24.1%),3〜7岁患者11名(38.0%),>7岁6名(20.7%),中位年龄3.

4、6岁。2.2临床表现:2.2.1症状体征首发症状均为高热(超过1周,热型不一);脾脏肿大23例;淋巴结肿大16例;皮疹12例,为皮肤瘀点。2.2.2实验室检查(1)血常规:三系减少16例,二系减少7例,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24例;白细胞减低(中性粒细胞)23例,血小板减低22例;(2)骨髓常规22例有吞噬现象;(3)脂代谢:23例出现甘汕三脂升高;(4)凝血功能:27例做了凝血功能检查,有16例呈低凝状态,纤维蛋白原明显降低。(7)免疫功能:28例做了免疫功能检査,存在免疫功能紊乱,表现为HLH患者CD4+T细胞明显下降,CD8+T细胞明显升高,CD

5、4+/CD8+T细胞比值降低,NK细胞明显减低。2.3病因学分析找到明确病因17例,原因不明12例〔见表1)2.4治疗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吋给予免疫调节治疗。如感染相关病例给予奋效抗感染治疗一细菌感染旱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并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病毒感染者应用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抗病毒治疗。恶性疾病则尽早行全身化疗等。同吋应用大剂量激素、环孢霉素、VP16、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等进行免疫调节治疗。对症保肝、改善凝血功能、退热等支持治疗。2.5疗效18例好转,死亡10例,放弃治疗并失访1例。1.讨论噬血细胞练合征(hemophagocyticsyndrom

6、e,HPS)又称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hemophagocyticlymphohistiocytosis,HLH),是一组组织细胞增生活化伴有吞噬血细胞现象的一类综合征,以发热、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和组织细胞吞噬血细胞等为主要临床特征。病情进展迅速,死亡率高。0前认为其发病与免疫机制紊乱冇关。[1]HPS是在原冇各种遗传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的基础上发病,包括原发性(遗传性)和继发性(获得性)两种(见表2)。HPS的病情发展迅速,若不积极治疗,预后欠佳。故应重视并针对死亡的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临床上己表明某些患儿在疾病晚期才出现症状和

7、体征,而且在基因筛查结果明确前,无法鉴别是原发性还是继发性。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症原发病因具冇多样性: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白身免疫性疾病等。艽中感染相关病例占大多数,并以病毒感染为主,最常见的是EB病毒,还有CMV、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HS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流感病毒、细菌、寄生虫、病原性真菌、支原体和立克次体等[21】。感染导致NK细胞及CTLs杀伤细胞功能受损,抗原物质不能被清除,驱动T细胞及巨噬细胞持续活化。免疫功能正常患者在感染吋出现继发性NK细胞及CTLs功能受损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有可能与高水平细胞因子有关。恶性肿瘤也能

8、引起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较常见的为B细胞淋巴瘤、T/NK细胞淋巴瘤,苏次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2][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