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教育生命化理念探析

关于高职教育生命化理念探析

ID:22499374

大小:61.62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9

关于高职教育生命化理念探析_第1页
关于高职教育生命化理念探析_第2页
关于高职教育生命化理念探析_第3页
关于高职教育生命化理念探析_第4页
关于高职教育生命化理念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高职教育生命化理念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高职教育生命化理念探析[论文摘要]高职教育关注的是职业技能的习得,忽略了生命整体的完善和发展,工具主义的语境中阐释了一种功利主义教育。文章在职业教育视阈中反思工具主义思维方式,解读职业教育的生命化诉求,阐释以生命为中心的高职教育理念__关注生活、关怀生命、指引人生。[论文关键词]高职教育生命化理念一、职业教育的生命诉求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专门人才为宗旨的特殊教育形态。它的快速发展,似乎同时满足了个体求职谋生和社会的技术人才需求这两个需要。特殊的时代特征使它带有明显的工具主义考量

2、和功利色彩。正如鲁洁教授所言:“人们不论如何定义教育,教育有其不言自明的意义:那就是教育要使人成为人,教育要促进人的发展。当今教育却是从根本上偏离了它的本真意义,成为一种在工具理性操作下的功利主义教育。”高职教育的目标价值取向正是反映了这种偏离。削弱高职教育的工具理性,必须建构和践行职业教育的新理念,即生命化教育理念,使职业教育焕发出直面生命、发展生命、完善生命的不懈追求,高职教育才会逐渐回归教育的本真。生命化教育不等同于生命教育,可以说它不是独立的教育项目,而是渗透在教育活动中的理念和精神。这种理念和精神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导向和内涵,

3、并延伸为一种教育机制。二、职业教育的生命化理念郑晓江教授曾提出:关于生命、生活、人生的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这是三个密切融合的方面,但同时又反映个体不同的存在状态。生命化教育的起点必然是对生命、生活和人生的教育式解读。生命是自然的、社会的和精神的复杂、多元、立体的存在,也是生活和人生的载体。在职业教育中构建生命化教育的理念,根本上仍然需要从对生命、生活和人生的关注开始。(一)关注生活教育的对象是生活中的人,教育是内含于生活过程之中的过程,教育过程是受教育的个人生活展开的过程。教育指向个人当下的生活并使教育过程成为充实饱满的过程高职

4、教育并非完全抛开了生活,但它指向的是生活中的技能,忽视了对整体生活的关怀与引导。职业教育当然不能离开职业技能的获得,但单纯的获得职业技能不等于对现实生活的适应。职业教育亦应指引学生获得良好的生活状态,这就不能想当然地认为有了谋生技能就解决了生活的最大问题。生活首先是人的实存状态,学生在生活中成长,当下的生活是他们生命成长的重要阶段,需要教育的力量来指引和帮助他们面对生活中的的烦恼和困惑,这关乎他们生命的成长。教育要关照学生的生活,首要的是在教育活动中构建交往和对话的机制。1关注和引导交往。生活的过程是不断交往的过程,大学生进入了一个新

5、的交往阶段。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普遍缺乏交往的体验和价值感,而在新的环境里,他们遭遇了较多的交往挫折和阻隔。交往是成长和社会化的需要,教育要引导学生建立当下生活世界的交往,重视对交往的认识和思考。教师要在与学生的平等对话中鼓励学生积极交往、学会沟通,在交往中建立起对人际关系和人际交往的理解和认同,学会克服交往中的障碍和处理人际冲突,在交往中建立起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教师与学生的平等交往是教育关注生活的基础。只有与学生交往,教师才能了解和感受学生的生活,理解和指引学生的生活。而这种交往绝不仅仅限于课堂上传授知识与技能的交往。

6、2建立对话机制。教育是交往、是对话,既然是对话,学生就要有话语权,这意味着他们也需要有讲述和表达的平台,但我们的教育似乎还没有建立起这样的对话机制,掌握话语权的一直是教育者。学校和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平等对话的平台。教育过程是对话与交往的过程,在对话与交往中完成知识与智慧的交流,促进精神与意义的沟通,在对话与交往中展现相互尊重、相互信赖、相互激励的生命力量。通过交往和对话,切入生活、回归生活,引导学生去积极地把握生活,学会与生活和谐共在,学会在创造生活中享受生活的快乐。如果通过高职教育学生能够“获得生活的智慧与精神,获得全面的生活的力

7、量”“学会了完整的人的生活”,那么毫无疑问我们就实现了教育的价值。(二)关怀生命生活的展开源于人的生命存在,人的生命存在是复杂的,是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统一体,如果把生命单纯理解为其中任何一个层面,那教育都必将丧失其应有的生命关怀。教育要关怀人的完整的生命存在,善待自然生命,进而塑造精神生命,关照社会生命,引导生命向着充盈、完满、和谐生长。1善待自然生命。我们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立足于人的社会生命而展开,对自然生命并未有过多的关注,而教育所面对的生命存在,首先是作为个体的自然生命。善待自然生命,既指教育者去关爱学生的个体生命,

8、又指教育引导学生认识自我生命,善待自然生命,这两方面在根本上又是一致的。第一,培育生命意识、树立健全的生命观是善待自然生命的核心。培育生命意识首先是给学生清晰的完整的生命认知,引领他们认识生命的客观存在,帮他们理解和认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