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足三里穴的系统归纳

关于足三里穴的系统归纳

ID:22544642

大小:8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30

关于足三里穴的系统归纳_第1页
关于足三里穴的系统归纳_第2页
关于足三里穴的系统归纳_第3页
关于足三里穴的系统归纳_第4页
关于足三里穴的系统归纳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足三里穴的系统归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关于足三里穴的系统归纳赵云龙(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678000)【摘要】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四总穴,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和回阳九针穴之一,是针灸临床常用腧穴,作者通过对古今文献的查阅、梳理和分析,系统归纳了足三里穴的概念、出处、取穴、刺灸方法、主治、常用配伍、现代研宄及预防保健。【关键词】足三里经穴总结【中图分类号】R22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5-0316-02InductionsystemonZusanlipoint【Abstract】ZusanliforstomachmeridianofFoot-Yangmingcombine

2、dpoints,fourpoints,twelvepointsandMaDanyangstarbacktoYangninepointone,iscommonlyusedinclinicalacupuncturepoints,throughtheanalysisofancientandmodernliterature,cardingandanalysis,thesystemsummarizestheconcept,Zusanlipointsource,acupoints,needlingandmoxibustionmethods,indications,compatibil

3、ity,commonlyusedmodernresearchandpreventivehealthcare.【Keywords】Zusanliacupointsummary足三里乂称三里、下陵、胃管、鬼邪及下三里,为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和胃的下合穴,具有和胃健脾、通腑化痰、升降气机之功效[1],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首选穴位,同时木穴还具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1.穴名出处及释义1.1穴名出处穴名首见于《灵枢•木输》“入于下陵,下陵,膝下三寸脂骨外三里也”,《圣济总录》“足三里二穴,土也,在膝下三寸,外廉两筋间,当举足取之,足阴明脉之所入也,为合。”,《针灸甲乙经》“

4、三里,土也。在膝下三、?脂外廉,足阳明脉气所入也,为合。”,《千金翼方》“邪病大唤骂走,三里主之。一名鬼邪。”,《素问•针解篇》“所谓三里者,下膝三寸也。”1.2穴名释义[2]从穴名出处可知,足三里又称三里、下陵、胃管、鬼邪及下三里,世人还冠其为“保健穴”、“长寿穴”之称。之所以称它足三里,一是从位置看:因为此穴位于膝下3寸;二是从主治看:因为此穴统治腹部上、中、下三部诸症。“里”字含宽广之意,古代“井田制”九百亩为一方里,故以足三里寓其治病范围广泛。足三里:足,指穴所在部位为足部,别于手三里穴之名也。三里,指穴内物质作用的范围也。该穴名意指胃经气血物质在此形成

5、较人的范围常本穴物质为犊鼻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散于本穴的开阔之地,经水大量气化上行于天,形成一个较大气血场范围,如三里方圆之地,故名。三里、下三里名意与该穴同,下,指本穴位处足之下部,别于手三里穴所在之部。下陵:下,下部。陵,土丘也。下陵名意指本穴为胃经气血物质中的脾土微粒沉积之处。本穴物质为犊鼻穴传来的地部经水,经水中夹带大量的脾土微粒,至本穴后,因经水散行于本穴的开阔之地,经水被较多气化,脾土微粒也因之停驻,形成了本穴大范围的脾土堆积之状,故名下陵。胃管:胃,土也。管,管道也。胃管名意指本穴为脾土微粒运送的通道。鬼邪:鬼,与神相对,指地部的经水。邪,水也。鬼邪

6、名意指本穴气血中地部经水偏多则为胃之害。本穴物质为犊鼻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而本穴功用为气化水湿上补天部胃经之气,维持胃经湿热之性,若受以寒、经水偏多,则本穴$化之气少,胃经湿热之性无存,故名鬼邪。胃经合:因胃经自厉兑穴起,足三里以下各穴的上行之气皆汇合于此,故为胃经合穴。本穴属土;属土,指本穴物质运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气血的主要变化是地部经水气化于天,变为天部经气,物质的运动无风木的横行、火的炎上、水的润下等特征,只有土的长养特性,故本穴属土。1.取位及刺灸法2.1取穴方法足三里的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处。用一夫法取穴吋从外膝眼(犊

7、鼻穴)向下量4横指,然后从胫骨旁开1横指(中指)的地方,按压有明显的酸胀感。简便取穴用右手、右腿用左手以食指第二关节沿胫骨上移,至有突出的斜面骨头阻挡为止,指尖处即为此穴。另外一种简易找法:从下往上触摸小腿的外侧,左膝盖的膝盖骨下面,可摸到凸块(胫骨外侧髁)。由此再往外,斜下方一点之处,还有另一凸块(腓骨小头)。这两块凸骨以线连结,以此线为底边向下作一正三角形。而此正三角形的顶点,正是此穴。2.2刺灸法[3]足三里可针刺也可艾灸。该穴局部解剖在胫骨前肌、趾长伸肌之间,有胫前动、静脉,为腓肠外侧皮神经及隐神经的皮支分布处,深层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