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本科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

山东大学本科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

ID:22553762

大小:95.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30

山东大学本科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_第1页
山东大学本科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_第2页
山东大学本科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_第3页
山东大学本科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_第4页
山东大学本科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山东大学本科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山东大学本科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实现我校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根据《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21号)等文件的有关精神,特制定本办法。一、基本原则(一)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二)坚持学业为主,全面发展的原则;(三)坚持定量与定性、记实与评议相结合的原则;(四)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二、组织实施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以学院为单位组织实施。各学院成立以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教学院长为组长,学工办主

2、任、团委书记为副组长,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2—3人)、学生代表为成员的学院综合素质测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学院的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各学院在本办法基础上,广泛听取任课教师、学生代表的意见和建议,结合本学院实际,制订实施细则。经学院党政联席会或教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后实行。9综合素质测评每学年进行一次,一般于新学年开学后二周内完成。学院综合素质测评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全面负责本学院测评工作。辅导员、班主任为班级综合素质测评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指导班级做好测评日常材料的记录及组织测评工作的实施。班级成立由班长、团支书、

3、学习委员和学生代表(5--8人)组成的测评小组,开展本班级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其中学生代表由学生投票产生。测评小组成员应实事求是、严谨仔细,对本班级综合素质测评工作的准确性、公正性负责。三、实施办法综合素质测评分为操行评定、学习成绩和发展性素质测评三个方面。(一)操行评定操行评定主要是对思想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进行评定,由“记实”和“评议”综合得出。“记实”分值和“评议”分值满分100分。操行评定不计入综合测评成绩,其评定等级作为评奖评优的入围依据。(1)“记实”是指对学生在日常学习

4、和生活过程的行为进行记录,并根据此记录得出记实分值。需“记实”的关键行为有:A、学校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做到的行为;B、学校提倡、鼓励学生做到的行为;C、学校反对并予以纪律处分的行为。达到上述前两项要求的,计50分。对未达到学校要求或有其他违纪行为的,予以减分:受学校职能部门通报批评的,每人次减2-4分;受学校警告、严重警告、记过处分的,每次分别减16、20、24分;受留校察看处分的,“记实”分值为0。各项减分可以累计,减完为止。各学院可根据具体情况制定计分细则。9(2)“评议”是指学年末,依据“政治思想”、“道

5、德修养”、“身心素质”、“学习态度”、“遵章守纪”、“社会活动”等各方面内容,对学生的现实表现做出的评议。评议采取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评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各项分值权重为10%、60%、30%。“评议”最高分计50分。(3)根据“记实”和“评议”分值之和确定操行评定成绩及等级,等级分为“优”、“良”、“中”、“差”四等。成绩90分(含90分)以上评定等级为“优”;成绩80分(含80分)以上评定等级为“良”;成绩60分(不含60分)以下评定等级为“差”,其它成绩评定等级为“中”。(二)综合素质测评成绩计算办

6、法综合素质测评成绩=学习成绩*90%+发展性素质测评成绩*10%(三)“学习成绩”测评学习成绩为本科生院计算出的加权学分绩点成绩(四)发展性素质测评发展性素质测评主要包括学术与创新、实践与服务、社会工作和文体活动等四类测评指标,测评成绩由“基础分”和“标准分”组成。1、“基础分”满分40分,单次加分最高分不超过1分。对在学术与创新、实践与服务、社会工作和文体活动等方面学院认为特别能体现专业特色,特别有助于提高学生某一方面能力的重要活动,学院可根据学生的参与程度与获奖情况,制定相应的加分激励办法。制定原则为大部

7、分学生通过努力即可获得满分。92、“标准分”满分60分,主要以学生实际获得的校级及校级以上荣誉称号、奖励及成果鉴定证书等为主要测评依据。学术与创新(1)学术竞赛由学校组织参加的各级各类学术竞赛,以获奖证书或文件为依据,按以下标准加分:获奖等级竞赛级别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全国2015105省级10752校级5321说明:A、同一作品参加同一类型各级别竞赛获多项奖励按最高得分计分一次。B、个人作品第一作者按相应级别等次加分,合作者降一获奖等级加分;集体作品第一至第四作者按相应级别等次加分,其余作者降一获奖等级

8、加分。C、评奖不分等级时统一按二等奖加分;若以名次计,第1名按一等奖加分,第2、3名按二等奖加分,第4-6名按三等奖加分,第7名及以后按优秀奖加分。若以金、银、铜奖计,分别按一、二、三等奖加分。D、比赛应为与专业相关的比赛。(2)科研立项由学校组织参加的各级各类学术及科研立项,按以下标准加分:9立项者位次级别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第五位及以后全国106421省级53210校级42100说明:A、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