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蕾:房山区如何做非遗保护

曹蕾:房山区如何做非遗保护

ID:22557511

大小:57.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30

曹蕾:房山区如何做非遗保护_第1页
曹蕾:房山区如何做非遗保护_第2页
曹蕾:房山区如何做非遗保护_第3页
曹蕾:房山区如何做非遗保护_第4页
曹蕾:房山区如何做非遗保护_第5页
资源描述:

《曹蕾:房山区如何做非遗保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曹蕾:房山区如何做非遗保护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新闻媒体的朋友们,大家好,很兴奋能在这个隆冬和大家交换非遗保护这个热和的话题。  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更是中华民族极其珍贵的文化创造,加强其保护对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次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暨房山现代生态休闲新城论坛的召开,势必对进一步加快房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起到积极的增进作用。在此,仅就房山区非遗保护工作做一简短交换,以期看抛砖引玉,聚集更多对房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注、支持和帮助。  

2、一、房山区文化资源情况简介  房山历史文化资源底蕴丰富,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驰名中外的北京猿人遗址享有“北京人之家”的美誉;可谓“北京城之源”的西周燕都遗址印证了北京建城3000多年的历史;享誉国内外的佛教圣地云居寺,被誉为“北京敦煌”、“世界之最”;金陵遗址则是北京历史上第一处皇家陵寝……  在这些著名遐迩的文物质源之外,房山还具有丰富的非遗资源。2005年迄今,经过自下而上的普查登记,在房山225个非遗项目中,“菊花白”酒传统酿制技艺、杨家将(穆桂英)传说进选国家级名录;大石窝石作文化、水峪中幡等8项进选市级名录;

3、另有13个项目进选区级名录。这些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不但为房山的文化建设铭刻下浓墨重彩的历史印记,也为房山打造“现代生态休闲新城”修建了良好的人文环境。  二、关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点熟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依附在人的身上的文化情势,人在则在,人亡则亡。固然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要求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实施,为做好非遗保护提供了“上方宝剑”,但并非所有的题目因此而迎刃而解。非遗保护,回根结柢还是要从实际动身,尊重历史,尊重现在,尊重发展,大胆实践,将文化、人文与经济兼顾考虑,调和发展,使非物

4、质文化遗产能够世代绵延地传承下往。  1、“无条件保存,有条件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实施,使非遗保护进进到有法可循、有据可依的历史阶段,也使得非遗进进保护与保存并重的阶段。其对非遗保护与保存在法律概念上进行了严格的区别。一是措施不同。保存是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的方法;而保护则是采取传承、传播的方法。因此,保护的任务远比保存的任务艰巨很多,难度也大很多。二是对象不同。保存对象是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质的内容;而保护对象则只有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整体性保

5、护,延续性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可再生性和脆弱性,决定了我们必须要坚持整体性社会保护。也就是说,对非遗的保护仅靠其本身的生命力远远不够,还需外在气力的扶持和良好社会氛围的修建。因此,整体性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法则,是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条件。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进行区域性整体保护,从保护方式和构成保护生态两方面创造整体性保护环境,这样众多非遗项目就会在交互影响中,得到更好地延续和发展。  3、提升文化自觉,加强保护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保护,难以发展;而没有发展,保护也就失往意义。保护不是脱离社会

6、环境而孤立进行的,其最高境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众土壤上所显现出的旺盛的生命态势。固然政府义不容辞地承当着主导作用,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只是政府和传承人的事,它应当上升到全民的共同责任,在全社会构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这就需要构成社会公众主动参与保护和承当保护职责的文化自觉,使人人都能尊重先人的文化创造,人人都能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这样,非遗保护才有根本保证,也才能够真正做到“一脉文心传万代,千古不尽是真魂”。  三、发挥地域资源上风做强非物质文化遗产  温总理讲:我们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文脉。我们不

7、但要保护好、还要在这个基础上加以发展,处理好保护、继续和发展三者的关系。房山区根据地域非遗资源的不同特点,建立以生态保护区为主,不断探索生产性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道。  1、突出特点和品牌,尝试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  房山区山地平原兼有,大小河流纵横,特别是南、北两条沟壑孕育了独具地方特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因此,将这些在特定环境内生长起来的非遗项目采用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区的办法进行区域性整体保护,将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  一是以大石窝石作文化为核心,打造石作文化生态保护区。充分利用大石窝珍稀的大理石

8、资源,改变石材利用方向,变实用功能为艺术功能。在控制石材资源开采的同时,大力引进造型艺术方面的高端人才,鼓励创作具有传世价值的大理石艺术珍品,与通州宋庄相呼应,构成以石作造型艺术为主的文化创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